一、为适应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多产融合将是未来的大趋势。而随着东莞先进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东莞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据2023广东省年鉴及东莞市年鉴,广东省规上工业与科技服务业的企业数量比为17:1(70725家:4108家),东莞市该比例为56:1(13844家:247家);从应收规模看,广东省比例为48:1(18.3万亿:3755亿),东莞市比例为182:1(2.5万亿:139亿),从产业比例上看,东莞现代化服务业的价值被低估,尤其是创新型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程度严重滞后,甚至可能成为制约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二、适逢东莞市成为国家级及升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将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极佳机遇。但众多企业对现代服务业的理解认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偏差,以数字化转型为例,国家甚至推出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效益参考模型GB/T 23011-2022,当中明确数字化转型是深化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建设提升数字时代生存和发展的新型能力,加速业务优化、创新与重构,创造、传递并获取新价值,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失败案例大部分只关注到“数字化”的外层工具,而忽略了“转型”的内在需求;成功乃至优秀的数字化转型案例,均是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业务价值体系的变革与转型,现代服务业是企业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三、当前现代服务业处于散而不聚、聚而不群的状态,从战略规划、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供应链金融、营销推广,再到各种的人、财、税、法等企业配套服务,从企业整体经营角度整合相关服务适配成解决方案的模式虽然已经萌芽,但普遍仍处于自身所属服务领域下的垂直深耕,缺乏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增值效益。
建议1、加快东莞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两业融合,构建紧密的新时代产业双螺旋结构,推动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补充说明:现代服务业能为先进制造业带来一系列的价值:1、降本增效:现代化的专业外包及共享服务可降低人员、设备、物料等成本,同时提供流程优化及引入新技术新工具,提升效率增加效益;2、提升竞争力: 现代化服务业能为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技术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业务创新,最终实现转型升级;3、跨界融合新增长:以现代服务业为枢纽可链接促成多产融合与跨界合作,这将为企业开拓全新的业务领域并实现爆发式增长。
建议2、借力东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级及省级试点城市契机,以点带面加强现代服务业对企业的全面赋能。
补充说明: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是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数字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不仅引发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深刻改变了组织的业务体系和价值模式。数字化转型绝不仅是引入数字化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创新业务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数字化转型试点”中东莞作为区域的试点,同时也应是现代化服务业的试点,并以“数字化”牵引单位为支点,广泛串联专业服务机构,全面推进“转型”升级相关的产业服务。
建议3、构建多形式的现代服务业赋能平台与服务小组,完善现代服务业生态体系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补充说明:可按区域(片区、镇区、园区)设置一区域一平台,由地区政府搭建专业服务平台向企业赋能,可参照松山湖科技金融中心,或以其为基础升级为更全面的产业服务赋能中心。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成员普遍属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可基于新阶联的群体特性以及社会化运作试点,广泛联动相关行业协会组成现代化服务小组,发挥社团的主观动能。结合东莞先进制造业广泛零散分布的特点,以政策为引,平台为点,协会为网,构织区域性的现代化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