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贸易持续处于疲弱状态,面对外需不振、价格下行等多重挑战,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2%,东莞等多座外贸城市处于调整、转型阶段,亟需在全球形势变化叠加影响下,谋求新一轮转型。电商生态作为风口产业,2022年国内直播电商零售额达1.8万亿元,去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部分入局早、产业适配度高的城市,如广州、苏州、杭州、深圳、昆山等地已在率先布局中强得先发机遇,呈现逆势高速增长态势。
东莞作为制造业供应链型城市,要抓住本轮直播电商崛起机遇,需从补齐制造业贸易链的高度,整体战略谋划电商产业发展,为加快东莞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打好基础。当前,东莞电商产业生态和赛道发展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一是龙头电商在莞布局仍以仓储功能为主,电商服务功能偏弱。如京东亚洲一号为仓储项目,占地约544亩;拼多多TEMU仓库占地25万平方米,于今年9月底正式开仓。二是跨境电商发展后劲不足,海外仓数量偏少。2017年至2022年,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年均增长38%,达818.6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但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东莞跨境电商667.7亿元,同比下降5.5%,在城市竞争中逐渐落后。三是莞企电商转型未达预期,本土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电商化模式。目前莞货在市场上缺乏品牌效应,辨识度不高,线上区域存在感低。我市本土传统制造企业以“单打独斗”方式与淘宝、京东、抖音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合作,渠道单一、缺乏背书,难以触达电商平台中高层,谈判过程中议价权与主动权较弱。如省内抖音平台销售额中,广州近半数,东莞只有9%份额。四是跨境电商自营品牌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主题已超10万家,建设独立站20万个,但东莞数量偏少。
建议1、一是从补齐制造业贸易链高度,整体谋划我市电商产业发展。
补充说明:把电商作为补齐制造业贸易链的重要抓手,借鉴广州、杭州先行经验,设立市级引导基金支持电商发展,通过政策支持资助电商新势力,做好软件服务、教育培训、营销推广等电商新服务等,支持电商融入本土供应链,并对人才培育、物流配送等要素保障实施补贴。
建议2、二从加快建设国际科创制造强市出发,面向未来积极培育我市电商新生态。
补充说明:以政府主导,国企牵头,打造一批电商区域大平台。1、导入有产业需求和基础的新兴服务业,特别是对电商服务业有需求的外贸企业,以滨海湾为核心,打造跨境电商基地平台;2、依托现有OPPO、VIVO手机电子消费品的影响力,以长安为核心打造时尚电子消费品电商基地平台;3、以现有家博会在行业内影响力,以厚街为中心打造高端家具消费品电商基地平台;4、以虎门服装、大朗毛织为基础,打造虎门大朗时尚服装消费品基地平台;5、以石排为中心打造潮玩基地电商平台。
建议3、三是以“互联网+数字化”思维推动我市制造业向柔性生产转型。
补充说明:当前,制造业企业已形成“压力在B端,机会在C端,出路在电商”的共识。希音(SHEIN)小单快反的数字化精算模式,非常利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东莞制造业向柔性生产转型,可借鉴希音模式,以满足“多样化、小规模、周期可控”的柔性化生产,逐步实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电商化。
建议4、依托制造优势积极向工业电商平台探索,加速非标供应链向平台转变
补充说明:当前工业品SKU型号繁多,订单匹配难度较大,工业品电商化趋势明显。可推广怡合达、寮步不凡商城模式,推动企业系列化模块化开发非标零部件,搭建一站式采购平台,对内支持和服务销售,对外满足客户自主采购需求,以我市在元部件上的规模优势实现工业电商领域领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