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东莞的文旅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只有星星,没有月亮;只有珍珠,没有项链”的问题比较突出,以旅游输出为主,旅游消费缺乏纵深,打造具有东莞特色旅游业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各镇街处于“各唱各的戏”,全市缺乏整体统筹。当前东莞已出台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明晰了各镇街的旅游资源、定位、整合方式等,也开发了一些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但各个镇街仍处于“各唱各的戏”“单兵作战”的状态,各个景点之间缺乏有效的串联和整合,没有形成发展旅游文化的合力,还未能产生东莞旅游发展集合效应,导致游客难以全面了解东莞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是旅游文化资源有效开发欠缺,文化内涵不足。东莞市的文化旅游景点普遍存在文化内涵不足的问题,游客无法深刻体验当地文化的魅力。东莞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很多,内涵很深,岭南文化特色突出,但不同程度存在景点分布散、规模小的问题,使得我市旅游产品开发较单一、旅游产业链条较短、资源整合和开发不充分等,可以说没有能够支撑起东莞旅游业的品牌景点、景区,同时,由市统筹整合开发的力度不够,仍处于靠当地镇街单打独斗的格局。
  三是与特色产业资源联动不足,旅游品牌影响力不强。东莞市虽然有一些知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但这些景点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当前东莞推出的一些区域旅游线路,没有充分体现以游客为导向,行政区划特点鲜明,部分景区连线黏合度不高。由于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与我市特色产业资源联动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没有形成一个在市场上叫得响、叫得亮的品牌,使得东莞以旅游输出为主,旅游消费缺乏纵深,过路客多,目的地客源少,使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偏小,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偏低。

建议1、统筹全市文旅资源,挖掘和打造精品特色路线
    补充说明:建议按照市场规律、游客需求,跨区域串珠成链、连片成面,联合旅游中介服务机构、旅游景区、旅游服务企业共同征集评选推出一批互联互通、优势互补、长短结合的精品线路,不以行政区划为界,打通文旅“断头路”。结合现有路线,明确线路的主题、内容、景点等要素,并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设计。建议注重挖掘东莞历史文化底蕴、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特色,对莞香文化、水乡文化、工业旅游文化等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与整合,挖掘其独特魅力。
    建议2、设计好莞港澳故事、东莞故事,强化宣传推广。
    补充说明:设计好东莞与大湾区的故事,做到有内涵和吸引力,欢迎海外华文传媒全面走进东莞、推介东莞、宣传东莞,充分展现东莞城市的魅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精品文旅路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展览展示等方式吸引游客,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推广,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制作宣传片、海报等宣传资料进行广泛传播。加强与旅行社、酒店等合作,在“乐购东莞”等平台,推出优惠消费套餐,吸引更多游客参与。结合东莞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常态化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吸引游客关注,类似于“非遗潮未来·龙腾大湾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等活动。
    建议3、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补充说明:加大对东莞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精品文旅路线的发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精品文旅路线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鼓励金融机构为文旅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