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名城到“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越来越美的中心城区,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莞香印巷、立体慢行系统为代表地标打卡点让东莞“圈粉”无数。“东莞8公里”城市慢行公共空间轴线,以“中心城环”和“智享绿链”为理念,以4组连桥,连接市民服务中心、国贸中心、“台商-农商”商业办公集群、第一国际商住集群等重要城市公共与商办服务空间,让这一片区的城市形象及品质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
位于这一片区,东莞大道和东城中路交会处的黄旗山,为东莞城区最高的山峰。在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心里,黄旗山是东莞的龙脉,山顶上的大灯笼,被称为东莞人精神上的“指引明灯”, “黄旗顶上挂灯笼”的民谣更是传唱经年。而黄旗山脚下的黄旗广场,随着东莞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建成,以及轨道交通2号线在黄旗广场两侧设站,越来越受到市民游客的广泛关注。
但黄旗广场现在的形象及品质,在中心城区的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后,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落差:
一、设备设施老化:黄旗广场内部分设施使用年限过长,出现老化、破损现象,影响广场整体美观度和使用体验。
二、绿化品质低:广场的绿化品质较低,缺乏生态感和休闲氛围。
三、活动空间局限:其位于黄旗公园站地铁口,现有活动空间不能满足当前多样化的市民活动需求,如停车、转运、健身、儿童游乐等。
四、管理维护不足:广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区域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黄旗广场作为东莞市的地标性广场,其品质的提升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本建议旨在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实现黄旗广场的品质提升,打造一个亲民、宜人的城市广场。
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规划:东莞大道时代发展轴和鸿福路山水文化轴是东莞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中最重要的两条发展轴线黄旗广场是贯穿行政文化中心区的重要节点,是可以作为特色化、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示范样本,应对其进行科学规划。
二、提升建设品质:当前,全市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黄旗广场区位特殊,其周边除有地铁站出口四个,是重要的人流穿行节点。广场的各类设备、设施的建设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品质的展现窗口,建议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广场的建设品质。
三、拓展功能:作为东莞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中人关键节点之一,其与东莞市民服务中心、莞香印巷、立体慢行系统从空间上已融为一体,因地处4个地铁站出口,其除了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外,应该赋予停车、乘客转运、城市形象推广等更多功能。同时,可以考虑增设TOD消费场景。
四、加强科学管理:用好智慧城市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广场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确保广场的日常维护工作得到有效执行。增设智慧安防设备,保障市民及游客在广场的公共安全。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黄旗广场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市民心中的亲民城市广场,与“东莞8公里”城市慢行公共空间轴线连成一片,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不仅能够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还能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补充说明:东莞大道时代发展轴和鸿福路山水文化轴是东莞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中最重要的两条发展轴线黄旗广场是贯穿行政文化中心区的重要节点,是可以作为特色化、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示范样本,应对其进行科学规划。
建议2、提升建设品质
补充说明:当前,全市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黄旗广场区位特殊,其周边除有地铁站出口四个,是重要的人流穿行节点。广场的各类设备、设施的建设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品质的展现窗口,建议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广场的建设品质。
建议3、拓展功能
补充说明:作为东莞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中人关键节点之一,其与东莞市民服务中心、莞香印巷、立体慢行系统从空间上已融为一体,因地处4个地铁站出口,其除了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外,应该赋予停车、乘客转运、城市形象推广等更多功能。同时,可以考虑增设TOD消费场景。
建议4、加强科学管理
补充说明:用好智慧城市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广场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确保广场的日常维护工作得到有效执行。增设智慧安防设备,保障市民及游客在广场的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