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底,河南郑州一小学女教师自杀离世,在遗书中提到“加班、写宣传稿教学之外的任务压力……只想安安静静教书”,引发广泛共鸣,关于中小学教师课外负担的讨论,也持续至今。其实,国家相关部门在2019年就曾印发文件,明确提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但此后,中小学教师的“非教学事务压力”有增无减。某校长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最多的一年,曾经收到过接近4000份各类文件。有85%左右是跟教学无关的。”
  一、非教学性进校园项目多而无用,大部分是其它部门为了方便完成本部门任务,把任务甩给教育部门和学校。如各级单位组织的涉及国家安全、人防安全、信访维稳、扫黑除恶、反邪教、反传销、防诈骗、防灾减灾、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禁毒防艾等工作,以及文明、卫生、绿色、宜居、旅游等城市创优评选活动,或以考核挂钩等方式要求教师和家长安装APP、关注平台公众号以及参与点赞投票、人物评选、问卷调查、网络答题等活动。这些非教育教学任务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消耗教师的工作时间,让教师无心无力投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非教学性事务下达太强势,要求师生家长全员参与,让家长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家校关系。

  二、各类督导检查、评比考核的材料台账太多太杂太乱。每一次督导检查,都设计几大项下设几十项甚至一百多项的检查台账,要求台账形式规范、各类活动都要留痕。如校园安全督查,里面不仅包含消防、建筑、食品、交通、用电用气、防溺水,还包含家庭教育、心理教育、思政教育、舆论安全、教材审查等一百多项;而该项检查之后,又有专项的心理安全督查、家庭教育检查、食品安全督查、防溺水安全督查、消防安全后勤安全检查、xx专项检查等等。各项检查内容大同小异,目录不一样,项目排序不一样,全部需要重新反复做台账做资料。


    建议1、划分明确的权责,建立权责对等关系。
    补充说明:首先,要树立承担责任的意识,严格遵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该自己这个部门负的责任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卸给其他部门和人员。其次,要明确责任下放的标准,什么责任可以下放、什么责任不能下放,应该在一个规范的框架下进行,不能什么都下放给下级。最后,要落实权责相等的准则。
    建议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统筹进校园活动项目,为中小学教育减负。
    补充说明:1、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依法监管,把职能从指挥变为支持、协调和评价。基层教育工作者建议,梳理考核检查项目,将考核检查项目降到最低程度,不能以考核检查代替现代学校治理。2、相关通知由教育行政部门统整后,统一下发至学校。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停止一切每天打卡答题的各类平台。一方面,要落实相关提质减负文件,让这些文件切实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细化政策,避免各类检查“搭车”进校园。在教师“真减负”方面,希望能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尤其是减轻摊派给教师的维稳、卫生、宣传等方面的压力。
    建议3、简化创建评估的资料。
    补充说明:涉及的学校检查评比项目太多,甚至重复,希望各部门统筹协调,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



提案者: 李侃娇,翁顺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