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探索推进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随着大湾区进一步扩大香港专业人士就业职业范围等重大举措落地实施,在大湾区发展的港人数量进一步增多。东莞依托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集聚更多高学历青年人才,因此,提升对在莞港人的政务服务水平,有力回应港籍青年在莞生活诉求,消除港籍与内地身份隔离感,让港人在莞享受与我市居民同等待遇,不仅方便在莞港人日常工作和生活,还有利于吸引更多港人来莞旅游、生活、消费和发展,让港籍青年更好地融入到认同,真正做到让更多的港籍青年愿意来、留得下、发展好。

    建议1、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形象与涉港服务的宣传引导工作,营造来莞氛围,增强融莞信心
    补充说明:加强与香港主流媒体合作,加大东莞城市形象宣传的力度;加强面向港人服务APP小程序开发,方便港人在莞工作、生活和消费的线上浏览、预约、支付等行为;整合东莞城市建设、产业企业、生活消费和文化旅游等特色和优势资源;摸查在莞就业创业和融莞发展的优秀港人代表,加大对优秀代表事迹的宣传报道。
    建议2、进一步完善吸引港人来莞发展生活消费的政策支撑体系
    补充说明:尽快完善职业资格认可政策,方便港人来莞就业创业;加快完善我市扶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出台具有吸引力的支持香港服务业、科创产业来莞发展政策措施。
    建议3、进一步打通涉港人政务服务的信息壁垒,提高涉港服务便利化水平
    补充说明:积极争取省政数局支持和指导,在全市尽快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回乡证、居住证下的社保数据、交通违法数据、金融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涉港事务受理权限下沉镇街,精简办事流程;不断提升政府部门精准服务港人港企能力。加强对在莞港人和港资企业基础数据采集。
    建议4、实现多种信息在各平台的自动关联,多措并举提升在莞港人生活便利性
    补充说明:优化登记信息的衔接与管理,加快解决港籍青年在莞的证件使用便利化问题。积极推动在莞港人证件在政府、银行等认证标准统一,解决各种识别功能障碍提升港人在莞工作生活便利性。
    建议5、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着力解决在莞港人就业、创业、生活面临的实际困难
    补充说明:(一)增加教育配套资源供给    进一步完善在莞港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考试等政策,保障其按规定享受居住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继续支持举办的港人子弟学校与香港中小学缔结姊妹学校,允许香港青少年与我市市民以同等积分入学;探索针对港人的新办学模式,参照广州和昆山的做法,争取在现有6所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基础上设立义务教育阶段港人子弟班,供在莞就业、创业的港人子女报名就读;争取教育部门支持,增设港人子弟学校,满足港人子女多元化入学的需求。    (二)增加医疗服务资源供给    加强社保制度与医疗、养老资源对接,探索莞港医疗保险跨境结算衔接;争取香港卫生署支持,加强合作,在市人民医院、东华医院等开展长者医疗劵试点计划,推动港籍长者在莞便捷养老就医;参照莞城香港同乡会实施“返乡复明行动”的做法,发挥我市医疗资源优势,依托在港社团组织,及时组织有就医需要的莞籍港胞回莞就医,解决港人在港就医轮候时间偏长的问题。    (三)推动在莞港籍社会机构着重做好港人与内地融合工作东莞的港籍社会机构除在各项活动中做好港人服务,更重要做好港人和内地社会的融合工作,特别在港籍青年这一群体,深化莞港两地资源融合,为青年提供交流就业机会,鼓励他们更好积极融入,消除后顾之忧。

提案者: 陈灿祺,李文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