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农村集体经济承载了全市2/3以上的经济存量和工商企业,是东莞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全市村组两级实现经营总收入297.46亿元,同比增长5.17%;经营纯收入232.2亿元,同比增长 8.15%。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2508.9亿元,同比增长 8.82%,负债总额407亿元,资产负债率16.2%;净资产达到2101.9亿元,同比增长9.58%。从财务数据看,东莞农村集体经济总量大,负债率低,可盘活利用的空间巨大,在农村集体资金综合利用方面大有可为。但是,还存在若干主要问题:
第一,从收入结构看,物业经济仍然是农村集体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在集体经济收入中,物业出租收入是主力,近五年村组两级出租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水平。但面临着物业老化、层次偏低、新建物业增长迟滞等突出问题。我市农村集体物业大部分是在90年代末20世纪初建设,楼龄超过15年达到60%以上。物业老旧低端,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另外,村级产业招商能力有限,发展集体物业更看重租金收入,对招商质量考虑不足,招商能力不强,而镇街在集体物业招商方面介入不够深,大多只是对出租交易行为规范进行监督,较少把控集体物业招商质量和为集体物业导入高质量产业项目,容易造成新增了物业资源也并不能促进产业发展质量大的提升。
第二,从发展共识看,通过存量改造来破解物业经济难题已成为村集体的普遍共识,但自改项目推进会遇到各种限制和困难。由于对自改项目的统筹和指导不足,在“拆旧建新”过程中容易“卡在半路”。按照现行规定,存量物业需要拆除平整后才能进行报批手续,但是旧物业拆除后仍要过很多“关口”才能建新,特别是项目办理时长不确定性大,最终能否获得政府审批通过也存在不确定性,部分自改项目在拆旧后拖了两年年左右还不能建新,而自改项目久拖不决,直接导致村集体长期损失租金收入。另外,村一级专业能力薄弱,对审批报建程序不熟,独立推进自改显得“力不从心”,市镇层面缺乏对村组清晰细致的操作指引,各村如果自改审报流程靠自己摸索前进会十分吃力。如果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代办,虽然能够提高效率,但是议价能力不强,成本又会增加。
第三,从资产结构看,理财收息仍是村集体富余资金投资首选,村级资金缺乏更好投资出路。除物业经济外,村集体收入的另一个大块是理财和利息收入,这里积累沉淀了农村大量富余资金,全市村集体的流动资金总额超过千亿,占总资产的40%以上。这些流动资金的出路基本上锁定了存款和理财,但投资收益率低,仅能勉强跑赢通胀,但无法产生更大的效益。富余资金缺乏更好的投资出路,除了客观上投资建设物业面临客观的资源瓶颈和审批难度外,村集体投资操盘能力不足、村民稳定分红压力、求稳保值心理影响、对投资团队信任度较低等也是导致村集体富余资金收益偏低的重要原因。
建议1、加大住建和规划部门对农村集体自改项目的政策引导。
补充说明:加强对农村集体自改项目的统筹,对自改项目审批报建程序政策加大宣讲力度。深化审批服务“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同类别农村自改项目“报建打捆审批”服务,降低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代办成本,做好报建打捆审批全过程的政策帮扶和跟踪指导。
建议2、加强投促部门对农村集体物业招商工作的指导。
补充说明:在制定大招商政策时,针对农村集体物业招商能力缺陷,加强对农村集体物业产业招商的指导,推动村集体主动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明确集体物业招商定位和规划,结合集体物业优势制定招商计划,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物业招商工作。
建议3、建议市政府出台我市农村集体产业升级扶持政策。
补充说明:鼓励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投资,拓宽投资方向和渠道。探索建立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我市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市属国企成立或管理的创投产业基金,将富余的资金交由专业投资机构管理,如发生投资损失的,一次性给予风险补偿以降低投资风险,增强投资意愿和信心。
建议4、探索产业项目公司化运营。
补充说明:以部分代表性村社区为试点,探索成立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示范点,探索公司化运作集体经济项目的新模式,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示范点,可探索成立农村股份经联社全资所有实业投资类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负有监管权责。通过该“村投”公司,实现集中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有效整合,扎实推动集体物业改造及租赁、城市更新项目投资等活动提速提质提效。
建议5、推动集体物业提档升级。
补充说明:通过予以政策性补贴、为农村集体与实业投资以及金融机构牵线搭桥等方式,推动农村采取集体物业自改、招引服务商等方式进行旧厂房项目开发,加快农村集体物业产业升级。集体物业自改方面,支持部分集体资产富有的农村投入资金开展“工改工”自建项目,为承接优质项目、培育壮大新动能提供重要载体平台。强化物业统筹,积极推动集体工业厂房连片升级改造,由镇村牵头对接,共同引进高质量项目和大企业。
建议6、盘活农村集体富余资金。
补充说明:召开专题会议,鼓励和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探索优质投资项目、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并推动其使用自有资金按照民主决策程序规范购买金融产品以及参与股权投资,持续做大集体经济“蛋糕”,实现村组集体资金的增值保值。
建议7、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监管。
补充说明:把好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前置关口,实施交易联动审查,组织农村梳理汇总季度到期拟交易项目资料,形成审查台账并定期开展联合巡查,全力维护农村集体利益。建立农村重大事项审批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监管力度,严格规范重大事项审批流程,提高农村集体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明确农村集体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以及采购流程,开展建设工程项目抽查,确保工程规范和项目质量。建立镇村联动管理体系,加强对集体厂房从租赁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流程、各环节管控。提高准入门槛,避免工业厂房零碎化。加强集体资产交易大数据建设应用,建立镇村定期回访制度,及时掌握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