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一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基础,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基础,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在中医药文化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医药的智慧和技术,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而目前基层中医药文化阵线的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医药在市场环境下良莠不齐,中医药舆论战线情势不佳  互联网普及后,人们在网络上浏览消息,博客、QQ、微博等成为很多个人媒体发声的渠道,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是各种别有用心的言论甚嚣尘上。在中医药舆论领域,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支持中医药的网络舆论力量相对仍显薄弱,反对、歪曲、抹黑中医药的力量暂时处于上风。中医药文化的大众传播存在传播内容不规范、传播手段单一、传播方式陈旧等问题,导致受众无所适从,甚至加深对中医药的误解等,亟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中医药文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二、大众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的氛围不足。关于中医药的一些国家官媒(比如中国中医药报、中医药管理局等),在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上发声数量少、粉丝量相对较少、互动量不多。网上关于中医药的帖子讨论、争论极为激烈,即便是经历了新冠疫情,国家层面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客观公布和肯定了中医药抗疫的积极作用,“中医黑”的势头仍然未见明显收敛。  

三、中医药技术需继续不断创新  许多从业人员并没有潜心学习继承提升中医药治疗技术,从而显示中医自身在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集中精力继承研发提升中医技术,攻克更多慢性疑难杂症,才是发展中医药产业、提高中医声誉的根本之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中医也提出了新需求。在当代,中医学也暴露出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某些问题,如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大众普及认可度不够等。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中医学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发展自己,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中医药文化需要传承与发展  许多人在现代日新月异的信息冲刷下,在鱼目混珠的舆论环境下,已经难以认同传统医学。所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无法忽视,一方面,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是中医药事业的历史、理论、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前进方向。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与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医疗服务的目的是治疗疾病,如果中医文化不能得到医患、社会广泛认同,就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五、基层中医药服务难以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与技术  在最贴近群众的基层医疗服务中常常缺乏高层次的中医药治疗,在中医服务方面对于资深人才和中医专业人才引进较为困难,阻碍了业务项目的发展和拓展,同事在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群众疑难杂症的治疗需求,需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开展新中医药治疗技术。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重大疫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建议1、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补充说明:一是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优化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除继续加强中医馆门诊服务外,在日常家庭医生团队增加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内容,落实中医辩识、中医养生、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等中医药健康服务。组织中医健康教育讲座,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拓展中医药服务在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功能,如对已做中医辨识的老年人根据体质发放中药汤包,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提高居民对中医药的信息和加强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认同感。
    建议2、加强中医学宣教,推动中医技术传播
    补充说明:加强中医学宣教,推动中医技术传播,可以结合儿童中医保健门诊,邀请医药专家建立一支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举办中医儿童推拿技术培训班,培训儿童家长掌握摩腹、捏脊等中医推拿技术。成立八段锦等保健技术的传统养生队伍,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队伍,打造中医药宣传阵地。举办传统体育运动培训班,全民推广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药传统保健体育运动,在宣传教育中医药知识的过程中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
    建议3、建设科普阵地,提供中医教育基地
    补充说明:建设科普阵地,提供中医教育基地,为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可选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中医药科普阵地,在室外建设中药苗圃园,融合中医药科普陈列展、中草药识别、膏方制作和中药炮制体验等功能为一体。与中小学共建校园中药农业园,结合中医药文化宣传进校园活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基础文化教育之中,在群众中从小培养及推广弘扬中医药文化。
    建议4、借助名中医专家,提高中医诊疗技术
    补充说明:借助名中医专家,提高中医诊疗技术,可通过医联体建设“名中医工作室”,借助上级医院人才优势,邀请名中医专家定期出诊,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一批技术精良的本土医疗技术骨干。该工作室成立后,将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市民感受中医药简、便、效、廉的优质特色服务,助推基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建议5、以技术创新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
    补充说明:以技术创新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文化需要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发展。随着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等现实问题,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给中医药文化发展带来时代性命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药事业也应该抓住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在方剂的制备中,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控制制剂工艺、提高制剂质量,使得中药制剂完全可以达到国际上的质量标准。又如在诊疗方面,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和先进仪器,对中医药的方药和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系统化、标准化处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科技化、现代化和产业化。


提案者: 常平镇政协小组,黄遵楠,张华,王晓蔚,孔迪,冯妹娇,陈晓燕,余小莉,黎丽香,郑俊彦



办理单位: 市卫生健康局,教育局,科技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