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公安消防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根据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工作要求,东莞市各镇街专职消防队全部归各镇街公安消防大队直接管理,实现了“现役+专职”的直管模式。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作为地方消防执勤的重要力量,在有效控制灾情及开展辅助性消防监管和消防宣传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专职消防队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地方经济、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成为了制约专职消防队发展的“瓶颈”,其主要问题及原因是:
一、消防部队实行24小时军事化管理,而专职消防队员的相关待遇、保障跟不上等原因致使专职消防队伍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对队员安心本职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专职消防员绝大多数属于“家门口兵”,社会人情关系复杂,致使有些消防队员个人文化素质不高,很难使掌握消防业务技能。有些队员思想素质不纯,不能把消防工作看作公益性事业,无法正确理解消防部队“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宗旨,有些队员身体素质差,怕苦、怕累、怕训练,无法承担繁重的灭火救援任务。
因此,进一步加强专职消防队伍素质建设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由于加强专职消防队伍素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认真加以总结、分析,综合衡量,多策并举。
办 法:
一、招收从严,切实提高队员素质。在招收专职消防队员时,要规范统一应征“门槛”,考虑到消防工作的特殊性,招收应坚持“前期工作准备充足,人员招聘择优录取”的原则,严把“三关”,确保招收质量。一是严把部门联动关。要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公安、社保、消防、财政等多家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出台相应的合同制消防员招收管理办法,明确招收标准、招收程序和招收要求。二是严把入口关。在开展征招工作时,通过对专职消防队员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和年龄体能等方面都进行全面的考察,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合格者,为培养未来的中坚力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严把训练关。专职消防员招收完毕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严格正规的训练,以达到在短期内实现业务、作风、素质的全面提升,尽快适应部队一线灭火救援需要的目的。
二、规范管理,切实增强实战能力。作为消防队员,时刻面临拯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挑战,容不得一丝松懈。每名新招的专职队消防员刚刚进入执勤备战工作战斗能力不足,还未达到正规军的能力水平。要增强队伍的实战能力,就要向规范管理上要战斗力。要严格规章制度。按照省消防总队有关专职消防队建设的具体要求,严格管理和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队伍的财务管理、执勤训练、理论学习,使队员在岗位练兵、职业观念、纪律意识、实战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提升,更好地发挥助手支援作用。
三、强化训练,切实提高技战水平。提高专职队员素质,落脚点在战斗力的提高上,因此,要把训练工作摆到中心位置,建立两种机制,实现三个强化。一是建立战斗员轮训机制。要紧紧围绕总队“大培训”工作,深入推进“三训三考”,突出实战化、系统化、经常化训练,切实将专职消防员纳入公安消防部队统一的培训作战体系,在轮训结束后还要对所有参训队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通报队员的主管单位。此外,还通过每两周举行一次小比武小竞赛、每月举行一次体能、业务技能考核等活动,不断提高体能和业务技能水平,切实提高专职消防队队伍战斗力。 二是强化基础训练。要积极组织专职队消防员开展队列、体能、技能、战术训练,强化业务理论学习、“六熟悉”和实地演练,建立训练档案,将训练成绩作为续签合同与提升职务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