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第2024020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林业局:
市政协第20240201号提案《关于充分发挥绿美东莞生态建设资源优势,构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团市委职能,现就提案的有关问题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系统化统筹推进
一是及时谋划部署。团市委高度重视“绿美青年林”建设,将有关工作纳入《东莞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九大行动方案》和东莞共青团年度工作要点进行重点部署推进,多次对各镇街(园区)进行线上调度和线下调研,迅速摸清能种可种的林地资源,利用林分优化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更多植树空间,推动各级团组织抢抓雷锋日等植树造林黄金期,着力克服全市林地资源紧缺困难,3月份率先发动完成全市44片“青年林”的规划种植。其中,在4月份,市委肖亚非书记实地调研了寮步镇西南河碧道“绿美青年林”,对“青年林”这种助力绿美生态建设方式予以肯定。二是压实责任推进。制定东莞市“绿美青年林”工作细则,明确项目建设要求标准,推动各镇街(园区)按照“一镇(园区)一林”原则落实种植任务,全市建设“青年林”66片,植树5115株,投入资金181.92万元,实现全市“绿美青年林”建设镇街(园区)全覆盖。同时,聚焦“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镇村,选取寮步、东坑、清溪、茶山、长安建设市级示范林,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工作。三是坚持多方协同。联合多家市直单位出台《关于开展“绿美广东 青年先行”东莞青少年绿美志愿者行动的通知》,引领我市青少年和志愿者参与造林绿化、林地抚育、古树保护、认种认养、森林巡护等志愿服务活动。联合民政部门组织虎门镇等22个镇街(园区)开展“520”集体婚礼与“结婚种棵树”主题活动,弘扬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形成部门协作、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二、标准化贯彻落实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团市委发布2份工作指引,推动各镇街(园区)做好植树选点规划等工作,指导制作“绿美青年林”项目规划图和“一树一码”信息图,明确编号、树种、数量等信息,统一制发牌匾、图标、旗帜等设计模板,减少基层负担的同时,形成省、市、镇、村“青年林”的统一展示形象,增强“青年林”的辨识度。二是充分发动群众。发挥共青团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动员优势,依托团省委开发的“绿美青年林”小程序,整合镇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及青年企业家等多方资源投入,实现每片青年林有定位、有编号,每棵树有编号、有铭牌、有专属二维码,让青少年可以就近就便认种认捐自己的一棵树,有效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热情。三是拓宽参与途径。通过小程序设置的“学习种树—植树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展示”全流程平台,提供认种、认捐、随手捐、志愿服务等多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及时向认种认捐人反馈植树活动、青年林建设照片,建立树木与青少年的联结,让参与绿化美化成为青少年“身边之事”“举手之劳”。
三、特色化宣传推广
一是打造宣传矩阵。按照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倡导成长路上“有好事,种棵树”新风尚,围绕雷锋月、植树节、“五四”青年节、“520”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入团种棵树”“入队种棵树”“结婚种棵树”“宝宝出生种棵树”等主题活动,陆续推出“植树节倒计时系列海报”、《每一步,都算树》原创歌曲及MV等文化产品,广泛掀起绿美宣传热潮。二是加强绿美宣教。举办“城市绿动计划”东莞青年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实践活动,并同步揭牌谢岗镇银山湿地公园省级“绿美”主题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组织青年志愿者和大学生开展“绿美东莞”青年护绿兴绿爱绿志愿服务活动,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同时,引导少先队员共同参与绿美广东行动,感受大自然之美,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在东莞青少年群体中形成示范效应。三是开展志愿服务。联合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等部门在典型示范村开展“聚力‘百千万工程’,绿美东莞志愿行”——2024年东莞市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市级示范活动,推出青春志愿说、种植“绿美青年林”等活动,全面铺开市镇“绿美青年林”种植工作。引导青年志愿者成为绿美东莞的践行者和宣传者,动员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青年志愿者等青年群体组建“绿美东莞”青年志愿服务队35支,开展志愿活动2248场,累计参与志愿者2.51万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39万小时。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坚持思想引领。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主题团队课内容,积极组织开展“入团种棵树”“入队种棵树”等主题团队日活动,建设一批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强的“绿美青年林”线下自然教育基地,擦亮“青年林”工作品牌,把握青少年成长节点,持续引领“有好事,种棵树”新风尚。
二是组建专项队伍。积极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绿美东莞生态建设,计划组建“绿美东莞”青年志愿服务队不少于100支,开展更多场次的林地抚育、古树保护、森林巡护、生态宣教等植绿护绿兴绿爱绿志愿活动,争取发动更多志愿者成为“绿美守护者”,发现、守护、分享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成果。
三是加强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团省委,结合实际工作对“绿美青年林”小程序提出优化建议。继续做好有关小程序的常态化使用,与市林业局等部门做好小程序的联合推广,争取更多部门的植树行动入驻“绿美青年林”小程序,为各领域开展植树护绿行动赋能。
四是强化联动联宣。加强与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市林业局、市教育局等部门的沟通联动,加大树种供给,解决供需矛盾、供种不足的问题。构建“绿美青年林”品牌市镇联动宣传矩阵,升入挖掘青少年典型案例,持续讲好植树造林、古树保护、林业产业等投身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的青春故事。
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
2024年9月4日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201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市林业局:
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201号提案《关于充分发挥绿美东莞生态建设资源优势,构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局职能及相关情况,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一)高位统筹,抓好绿美工作落实
为扎实推动全市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开展好村庄绿化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并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乡村绿化工作,市领导班子成员挂点典型村开展一线调度,市绿化委员会成员单位分片对接镇村绿化美化工作,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市农业农村局切实抓好乡村绿化组织、发动工作,积极推动全市乡村绿化取得阶段性成效。联合有关单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绿化工作的通知》《东莞市党建引领绿美乡村推动乡村绿化专项工作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有关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压实责任,服务保障绿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截至5月27日,全市涉农村(社区)种植树木逾16.67万株,完成全年植树计划的146%,已超额完成年度植树任务。全市15个典型村共种植树木1.9万株,其中11个村(社区)已完成种植超过1000棵乔木;全市90%的非典型村已完成种植不少于100棵乔木的任务。
(二)规划引领,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绘好施工图。出台《东莞市绿美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7年)》、《东莞市2024年“百千万工程”绿美乡村建设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对乡村绿化进行系统规划部署,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乡村科学绿化美化,大力推进乡村“六个绿美”。掀起植树热潮。抓好关键时间点,持续推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氛围。今年2月和3月,市领导和干部群众代表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掀起全市全民义务植树的热潮。植树节当天,全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就达256场,参与人数1.13万人次,种植树木1.73万株。统筹推进乡村绿美。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生态多样性的原则,将乡村绿化美化与“四小园”、美丽田园、“美丽庭院”、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等紧密结合,助推全市绿美生态建设。
(三)强化指引,提升科学种养水平
突出技术指引。制定符合本土特点的《东莞市乡村绿化美化技术指引(试行)》及时下发各镇村,开展全市绿美乡村春季植树现场推进会,指导镇村科学选择适宜树种。突出管绿护绿。组建15个镇村绿化分片对接服务工作小组,对34个镇街(园区)镇村绿化项目提供对接服务。指导镇村将村庄范围内绿化项目纳入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机制,将绿化管护纳入行政村网格化管理。突出重点区域。聚焦“四旁五边”等隙地植树绿化空间,积极发展乔、灌、草、花、藤多层次绿化,增加区域绿化面积。2024年,全市在“四边五旁”规划植树432公顷,占镇村规划绿美面积的86.55%。突出“四下基层”。市农业农村局组织33个局乡村振兴指导组赴镇村全面开展宣传发动等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工作扎实开展。突出做好对省典型村的重点指导,逐村开展指导省典型村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绿化美化品质上成为全市乡村的典型示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将紧密围绕“百千万工程”和省、市绿美生态建设工作部署,按照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统筹谋划绿美乡村建设,持续强化组织发动,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乡村科学绿化美化,加快打造绿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发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活动,依托“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6·30”“美丽庭院”评比等更多活动载体,把乡村绿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结合起来,用好乡村治理积分制等工作手段,广泛动员社会群体等力量常态化参与支持乡村绿化,持续为乡村绿化献策献力,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力度。
二是进一步开展典型示范。持续加强我市“百千万工程”省典型村选树培育工作,积极挖掘一批在城中村改造、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深化乡村绿化、由绿及美的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提升乡村绿化成效。组织评选绿美乡村、“美丽庭院”、“四小园”等典型,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是进一步完善管护保障。深入开展“回头看”,推动绿化管护纳入网格化管理,动员群众主动参与绿化管护,将绿化管护责任细分到网格、责任到个人。持续推动以党员为骨干的技术服务队伍持续下沉,加强对乡村绿化的技术指导,不断巩固提升乡村绿化的成效。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12日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第20240201号答复的函
市林业局:
东城街道办政协小组鲁宇委员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绿美东莞生态建设资源优势,构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建议》(第20240201号)提案收悉,根据教育部门职责,现就我局开展工作情况说明如下:
一、整体情况
(一)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融入课堂教育
我局高度重视文明校园教育,并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要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通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科学以及初中生物等学科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把保护环境等要求融入各学段课程教材、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中小学生校园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提高绿美东莞生态环境建设全民参与度。
联合市环境科学学会编印了《东莞市生态文明教育知识读本》,指导学校组织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提升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水平。同时,为了让学生和幼儿园更好地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联合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城管局和城市管理科学学会共同编印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读本。
(二)组织师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
根据(东绿办〔2023〕8号)要求,我局在2024年3月下发《关于组织学生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动员各镇街及直属学校以植树节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植树种树的专题教育,科普植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师生生态文明素质,形成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风气。
(三)开展多种形式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2024年5月,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学生联合会、少先队东莞市工作委员会开展东莞市青少年生态文学创意写作大赛等系列环境教育活动,有序贯穿全年开展青少年生态文学创意写作大赛、广东省青少年生态环境知识竞赛东莞赛区活动、第八届中小学观鸟比赛、“百师千课”环境教育宣讲计划、环境教育“种子教师”陪伴成长计划等系列活动,相关活动得到中小学校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024年5月,响应国家举办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积极动员各中小学校根据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采用丰富、灵活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节能知识讲座、低碳知识普及、绿色消费引导、绿色低碳出行等宣传活动,动员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参与节能宣传周活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将节能知识、绿色生活理念传递给家长。
(四)推动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建设工作
2023年9月我局印发了《东莞市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结合先进地市经验做法,重点部署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家庭等八项重点工作,争取三年内累计创建“莞香花”垃圾分类特色学校100所,实现全市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知晓率达到100%,校园垃圾分类覆盖率、投放准确率、参与率明显提升。
2024年5月,结合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安排,开展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通过收看专题晚会、分类快闪秀活动、分类进万家活动、分类体验官活动、低碳齐参与生活、分类达人说、志愿百日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体验感和参与感,提高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巩固学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养成,营造社会生活垃圾分类良好社会氛围。
联合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东莞市“莞香花”生活垃圾分类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专题培训的通知,让更多学校了解、熟悉和掌握打造特色学校标准和流程。通过宣传发动,经镇街教办及垃圾分类办的审核,有46所学校通过初审。6月,我局联合市垃圾分类办、市垃圾分类协会到学校根据现场所提供的材料和宣传氛围开展复核。通过打造东莞市“莞香花”生活垃圾分类特色学校,切实发挥我市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作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建议及模式。
(五)大力推进省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粤教后勤函〔2020〕3号)要求,下发《关于开展2024年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积极开展东莞市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推动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着力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2024年上半年共有35所学校申请创建为省级“绿色学校”。截至目前为止,已完成全市91.19%(共636所)大学和中小学省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二、下来工作计划
下来,我局将广泛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创建40所“莞香花”生活垃圾分类特色学校、3所无废学校、5所零碳校园试点的工作。深化节水、节电、节粮、垃圾分类教育,引导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树立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和能力,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让每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引领社会生态文明新风尚。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4年7月19日
办理单位: 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教育局,水务局,市妇联,团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