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近年来,青年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就业压力引起了国家的深度关注,特别是住房问题已日益成为青年群体的核心利益关切,住房难成为影响青年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制约因素。解决青年住房问题不仅是青年群体的个别利益问题,更是涉及党和国家、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利益问题。如何在青年住房问题上凝聚利益共识、优化利益格局、实现利益共赢,成为党和国家、青年、家庭以及社会共同遭遇的利益难题。2021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青年人”纳入住房政策保障对象,提出“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住建部提出要解决好青年住房问题,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奋斗,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东莞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青年群体(16-35岁)总人数为575.34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42.13%,青年人口流入率多年位列全国前列。如何让青年在莞住得上、留得下,是体现东莞重视青年人才、展现城市温度、保持城市活力的重要课题。
  2019年10月《东莞市“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发布以来,我市聚焦创新型一线城市的发展定位,抓牢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机遇,围绕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引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随着青年人数量的增多,在莞青年人才相应住房的硬性需求也不断增加。聚力打造更多高品质“青年人才社区”成为解决青年人在东莞“安居梦”的首要措施。而目前我市在青年人才公寓的建设上还存在与市场供求对接不充分,公寓房源信息少、缺少公开透明的选房渠道,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人才补贴申请程序复杂等问题。
建议1、强化青年安居保障,有效扩大住房供给。
    补充说明:一是强化住房供给。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全力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全面排查各镇闲置住房及私人企业闲置宿舍底数情况,然后推进全市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全工程,以政府统租方式作为新的青年人才公寓,以此扩大住房供给。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并通过自建或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产业园区将现有的宿舍按照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进行升级改造,在管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面向社会出租。支持企业和开发商建设青年公寓,为青年提供更多价格适中的租购房选择,推动建设青年公寓。二是完善覆盖保障。针对东莞市的经济水平和房价水平,适度提高青年购房补贴标准,推出房租抵房款优惠,确保购房补贴能够更好地满足青年购房需求。拓宽青年住房扶持政策的融资渠道,引入包括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贷款等多元化资金支持,推动资金充足覆盖更广泛的青年群体。同时,可以考虑把青年人才分为A、B、C、D、E、F等相关类别,不同类别的人才租购人才公寓可享受面积不等、优惠价格不等的不同优惠政策。
    建议2、加强青年人才驿站建设。
    补充说明:一是深化驿站体系建设。在“1个市总站1+16个镇级分站”青年人才驿站基础上,推动其他未建镇街加快建设,推动全市青年人才驿站建设扩面提质,形成了全市一盘棋建设和服务体系。二是丰富建设形式。在符合规划原则、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政府物业建设青年人才驿站,或通过租用快捷酒店、盘活镇村出租物业等方式提供免费住宿,或利用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旅馆、厂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青年人才驿站。三是延伸服务内容。在临时入住基础上,提供岗位推荐、就业辅导、职场提升、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依托人才驿站引入更多专家资源、创投资源和项目资源,进一步实现人才、技术、产业精准对接,着力解决青年人才“住宿难、求职难、融入难、发展难”等问题。
    建议3、加大住房政策宣传,简化提升人才补贴审批效率。
    补充说明:一是强化高校前置宣传。结合毕业季、求职急等节点,梳理房源租购信息、政策解读、青年驿站、保障性租赁住等信息,向高校集中推送可申请公租房、人才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人才驿站等房源信息,着力解决青年住房供需信息不对口、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和政策解释。要通过官方新媒体矩阵、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公告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加大对青年人住房扶持、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人才驿站供给、住房公积金服务等政策实事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受惠面。三是要加大对《2023年东莞市新时代新引进创新人才综合补贴和能力提升扶持申报公告》的宣传力度,让青年人才全面了解相关政策和申请程序,及时享受住房福利;同时,考虑扩宽补贴申请的条件,简化补贴申请小程序的界面,降低操作难度,减少用户的点击次数。透明化审核进度,提高办事效率。
    建议4、规范中介服务,优化租赁环境
    补充说明:建议进一步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管理体系,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违法行为惩治力度,铁腕打击房屋黑中介,依法规范中介服务内容及收费比例,明确中介服务事项、服务标准、服务收费比例等内容。提高租、售房屋准入标准,禁止水电违规改造、证件不齐、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房源进入市场。
    建议5、搭建东莞市青年人才购房住房信息网,减少信息差。
    补充说明: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推行“互联网+青年人才住房”模式,并结合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东莞市对于青年人才房屋租赁的服务信息平台,为青年人才提供多类别、多层次的智慧住房服务保障。

提案者: 团市委,卢建谊,叶秀群,陈丽珍

 2024年6月21日上午,通过粤政易将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196号提案答复发送给团市委相关负责同志彭志勇,相关同志回复非常满意。2024年6月20日下午,通过微信将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196号提案答复发给卢建谊、叶秀群、陈丽珍等委员,三位委员都回复满意。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20日

办理单位: 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