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留学归国人才服务政策助力东莞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建议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广大留学人员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一直致力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以“1+1+28”人才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鼓励和支持留学人才来莞发展。目前,全市人才总量315万人,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海外高端人才的流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较为明显,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学术思想,促进了科研管理及理念的国际化,提升了东莞的城市软实力,也为东莞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留学归国人才来莞发展仍有一些突出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一是目前我市留学归国人才对拓宽信息渠道仍有突出需求。回国、来莞求职、创业的过程中,海归人才仍或多或少受到获取信息渠道不畅、创业资源对接不顺的钳制,强关系网络和非正式关系仍在求职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当前我市留学归国人才对进一步加大多种扶持力度期待较大。海归人才对就业,特别是创业过程中最关注的人才服务、税收租金减免等问题需求较大,亟需针对性制定相应解决方案,用足政策、强化支撑。
  三是在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环境下,留学归国人才渴望有更加优化便捷的服务体系。“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提出和发展已为企业办事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海归创业企业和创新项目希望有针对性服务体系,以实现最大化赋能。
  为此,建议:
  一是打通信息渠道,针对性打造留学归国人才招聘品牌活动。我市目前已有围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但其参与人群面向海内外高校,而非针对留学归国人才的专门性活动。可借鉴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海归职通车”品牌,在工作理念、服务模式、具体举措等方面聚焦留学归国人员特点,为海归人才提供岗位招聘、求职指导、人才政策等多项“线上+线下”并行的品牌招聘服务,从源头上广泛团结凝聚归国留学人员,打通企业与海归人才对接“最后一公里”。
  二是加强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服务保障力度。1、人才引进政策应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倾斜,加大对这类人才的引进力度;2、在人才支持和未来储备方面,应尽可能向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倾斜,要注重相关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评估,集中力量支持解决具体问题的归国人才发展。3、应重视引进人才团队建设,对海外应届博士生的引进建议尽可能在既有研究团队基础上引进,在出入境、物品通关方便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有助于引进的高端人才在相关领域延续所学,继续作出贡献。4、应大力支持关键制造业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应建立针对创业型人才评价的体系,并以此作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支持依据。
  三是以“统战+部门”破圈,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1、针对性解决创业过程中最关注的人才服务、税收租金减免等问题需求,支持海归人才创业企业享受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会保险费补贴、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以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2、发挥留学人员海外联系广泛优势,加强资源匹配、情感连接和精准服务,通过联情联谊、匹配资源,让来莞留学人才尽快融入、更好发展,让来莞留学人员实地感受东莞的产业、环境和政策,形成“留才安才”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留学人员爱上东莞、留在东莞、扎根东莞。


 建议1、一是打通信息渠道,针对性打造留学归国人才招聘品牌活动。
    补充说明:我市目前已有围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但其参与人群面向海内外高校,而非针对留学归国人才的专门性活动。可借鉴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海归职通车”品牌,在工作理念、服务模式、具体举措等方面聚焦留学归国人员特点,为海归人才提供岗位招聘、求职指导、人才政策等多项“线上+线下”并行的品牌招聘服务,从源头上广泛团结凝聚归国留学人员,打通企业与海归人才对接“最后一公里”。
    建议2、二是加强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服务保障力度。
    补充说明:1、人才引进政策应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倾斜,加大对这类人才的引进力度;2、在人才支持和未来储备方面,应尽可能向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倾斜,要注重相关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评估,集中力量支持解决具体问题的归国人才发展。3、应重视引进人才团队建设,对海外应届博士生的引进建议尽可能在既有研究团队基础上引进,在出入境、物品通关方便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务,有助于引进的高端人才在相关领域延续所学,继续作出贡献。4、应大力支持关键制造业方面的人才,特别是应建立针对创业型人才评价的体系,并以此作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支持依据。
    建议3、三是以“统战+部门”破圈,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补充说明:1、针对性解决创业过程中最关注的人才服务、税收租金减免等问题需求,支持海归人才创业企业享受初创期创业组织社会保险费补贴、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创业担保贷款以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2、发挥留学人员海外联系广泛优势,加强资源匹配、情感连接和精准服务,通过联情联谊、匹配资源,让来莞留学人才尽快融入、更好发展,让来莞留学人员实地感受东莞的产业、环境和政策,形成“留才安才”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留学人员爱上东莞、留在东莞、扎根东莞。

提案者: 吴洋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191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委组织部:
  吴洋委员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留学归国人才服务政策 助力东莞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建议》(第20240191号)收悉。现结合我局职能,就提案中“打造留学归国人才招聘活动”“加强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服务保障力度”“支持海归人才就业创业”等建议答复如下:
  一、积极申报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
  发动各镇街(园区)推荐我市留学归国人才申请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2022年成功推荐1名人才入选,获得人社部一次性资助30万元,市人社局提供1:1的市级配套资金。2024年推荐8名人才申报,其中2名获省人社厅推荐至人社部,占省人社厅推荐名额的40%。
  二、实施留学人才回国就业创业政策
  对高校毕业生(含出国(境)留学回国人员)实施全链条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包括就业见习补贴、小微企业社保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就业政策,以及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孵化服务补贴等创业政策。
  三、加大留学归国人才引留力度
  (一)实施系列人才补贴政策。实施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本科生及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等系列人才政策,为符合条件的留学归国人才给予科研创业、居留入户、住房补贴、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多方面优惠待遇或发放奖励补贴,吸引更多留学归国人才来莞留莞。
  (二)实施东莞市优才卡政策。实施《东莞市优才卡管理暂行办法》,为包括留学归国人才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配套公共服务,并设立东莞市优才服务中心,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一对一”贴心服务。同时以优才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在全市政务中心分批次建设基层优才服务区,推进优才服务延伸至基层。2023年6月,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已完成优才服务区建设,初步形成“1+33”市镇两级优才服务体系。
  (三)实施留学归国人才寻聘工作。市人社局聚焦国内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现已组建10个国内人才工作站,协助我市在外常态化开展城市推介、政策宣传和留学归国人才寻聘等工作,助力我市企业招揽更多留学归国人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来,我局将在人才政策落实、人才招引、人才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助力我市引进和留住包括留学归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一是继续深入实施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出国(境)留学回国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创业;二是加强人才政策的落实工作,简化人才补贴申请条件,优化部门间对接步骤,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人才满意度;三是持续开展“校园东莞日”等招才引智活动,打响活动品牌,建立长效机制,吸引更多人才来莞发展;四是加快新一轮人才政策和优才卡政策修订工作,按照新一轮人才工程要求,加强对周边地市调研,制定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进一步提升优才服务品质。
  专此答复。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14日


围绕政策环境、聚才平台、人才发展生态等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继续优化海外人才政策环境,提振企业引才信心,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形成聚才向心力;加快搭建聚才平台,主动承接各类大赛和惠企培训,壮大各产业领域后备人才力量;坚持营造人才发展生态,擦亮“工程师日”“民营企业家日”系列品牌,营造敬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5日

  

办理单位: 市委组织部,统战部,市人社局,科技局,市工信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侨联,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