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跨境电商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2.38万亿元,增长15.6%。东莞作为外贸大市,以成功获批国家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为契机,通过积极构建跨境电商政策体系、试点示范引领改革创新、推动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创新跨境电商发展模式等新举措,推动我市跨境电商取得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19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419.2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依然达到380.60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东莞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达73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91.8%,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2023年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907.2亿元,同比增长10.8%。目前,我市已在沙田、南城、清溪等镇街建设多个跨境电商园区,正着力构建起领跑全国的“园区仓储+公共平台+智能核放”跨境电商“东莞体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不足,比如综合数据平台搭建、截关数据返回、政策普惠率、跨境电商服务生态搭建、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应用、跨境电商园区标准化、跨境电商数字化、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培育、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都在不同程度制约我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例如功能性园区建设问题,目前东莞市在沙田、南城、东城等镇街建设了多个功能性跨境电商园区,园区多以单个企业经营为主,如东城的东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中心园区就只是东莞邮政公司经营,而中小企业聚集型的的载体除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虎门电商产业园之外普遍做的不好,等等。
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聚集优势资源,分阶段打造东莞市跨境电商生态体系。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跨境电商联系会议,完善跨境电商在税收、产业扶持、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打造跨境电商“东莞体系”。立足东莞实际、集聚产业、制造、仓储、物流等优势,充分发挥各镇街优势,分阶段发展,学习深圳在支持跨境电商方面已出台的政策法规和先进做法,与广深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自己产业链条,推进传统产业转型。
补充说明:第一阶段立足虎门电商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东莞市跨境电商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跨境生态圈提供一站式服务和政策优惠,以服装纺织等传统产业为试点打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终端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协同,创造良好的跨境氛围;第二阶段通过示范平台效应打造周边镇街跨境电商园区,从品牌打造、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升级跨境电商综合体,吸引优质企业;第三阶段将“园区仓储+公共平台+智能核放”跨境电商“东莞体系”全市覆盖,促进产业升级,领跑全国。
建议2、建立东莞跨境电商行业标准
补充说明:跨境电商具有多元化经营、产业链集聚、政策影响大、销售季节性强、市场变化不可测等特点,标准化是跨境电商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从监管标准体系和服务标准体系入手,建立跨境电商标准体系作为顶层支撑,优化跨境电商各链条的功能(比如跨境园区、培训、支付、物流等行业生态),做好相关指引,让标准化起到保障、支撑和引领作用。
建议3、搭建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补充说明:建议在现有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搭建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跨境电商数据在综合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网上监管平台间的统一交换和层层传递。实现跨境出口统一版申报子系统、监管场所、运抵理货子系统、云签名服务平台、数据交换三级节点等功能模块运行,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上监管平台,实施跨境电商统一申报和监管,实现企业运营和海关监督的适时互联,使订单、支付、物流信息能够有效比对。综合服务平台的核心在于截关数据返回以及系统高效对接,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支撑。
建议4、提高数字化水平,推动传统电商企业转型升级。运用大数据、社交媒体平台,提升企业揽单运营能力;加强电商品牌美誉度建设,运用数字工具加强与消费端直接沟通,提高企业跨境外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和销售占比;运用数字化手段和模式推动传统电商企业转型升级,打造跨境电商企业的韧性和新动力。
补充说明:联合工商、海关、税务,商务等部门,通过单一窗口数据中心或政数平台进行集成数据服务。组织龙头企业作为核心,形成数据库,为集成我市外贸数据提供依据,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
建议5、数智化赋能,全面融入国际物流体系。立足东莞地区繁荣的仓储物流行业,政策和补贴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实现智能物流,优化运输路线和通关流程,提高效率;发展国际物流合作平台,开展国际性展会、交流活动,推动全球电商发展。
补充说明:
建议6、打造跨境电商人才智库
补充说明:人才是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培育和“纳统”迫在眉睫。一是建议以政策推动人才集聚,重点引进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信息技术产品开发、供应链运营管理、海外红人机构和媒体投放等类别跨境电商人才,将跨境电商人才纳入我市各级各类人才政策支持范围。二是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力度,人力资源部门、院校、电商企业、平台、协会应该加强联动和合作,结合东莞产业发展特色,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让东莞自身具备人才“造血”能力。三是以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为单位,制定跨境电商人才政策,让好政策、好项目、好载体、好服务成为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的前提条件。
建议7、组建专业团队
补充说明:组建多支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团队,推动数字化平台市场化运营。为企业提供工商情况分析、发票穿透分析、经营风险分析、政策咨询、市场分析、金融服务等专业化服务,合力共建更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