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望洪站~黄江中心站),是贯穿水乡组团与城市核心组团,连系东莞市未来两大主城区核心组团(莞城片区、松山湖片区)发展主轴的轨道交通线路,是一条由西北--东南方向的市域快速干线,是未来东莞连接广州和深圳轨道交通网的快速交通联系线路。该工程起于望洪站,经西部干道-万江路-鸿福路-鸿福东路-莞长路(107国道)-新城路-佛兴路-松佛路-富民大道路-富民中路-公常路,止于黄江中心站。线路长度57.88km,其中高架线27.14km,地下线28.63km,地面线及过渡2.11km。全线共设车站21座,其中高架车站9座,地下车站12座。在道滘镇污水处理厂南侧设停车场,在黄江镇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车辆段。控制中心利用2号线控制中心,全线设置4座主变电所(旗峰主所2号线已建设)。工程建设工期5年。该工程在松山湖站(松山湖)~黄江中心站(黄江镇)段还设有比选方案,其中,方案一为大朗方案,线路长约21.5km;方案二为松山湖方案,线路长约17.2km。这两个方案还在比较中,目前尚未确定采用那一个方案。
经调研,并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R1线未来在我镇的建设过程中将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是我镇的城镇建设区域表现为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谷地带形态,公常路是目前贯穿我镇的唯一干道。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方案,1号线工程黄江段(推荐线位)将沿公常公路南北向穿过我镇,全程采用高架形式,将严重影响我镇城市景观及新中心区城市布局,对我镇的形象及交通组织造成极大的不便。
其次是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方案,1号线工程黄江段(推荐线位)沿公常公路在我镇内设有黄江北站、黄牛埔站、黄江中心站、黄江南站(预留站点,接驳深圳地铁6号线,暂不在一期工程建设范围内)等4个站点,并向南延伸接入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同时,《深莞惠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专题2--深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中间成果)》规划方案提出“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与东莞轨道交通R1线考虑在深圳光明或者东莞黄江南附近衔接。”上述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将对我镇及周边片区的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及城乡建设具有重大促进作用。但按照现有的规划方案,高铁光明站与我市轨道交通网络衔接,必须通过我市轨道交通R1线换乘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后,再换乘深圳轨道交通13号线方可实现。这“两次换乘”将大大削弱广深港客运专线光明站的轨道客流吸引能力及对我市东南部镇区群众乘搭高铁出行的便利性。若我市轨道交通R1线不需要通过换乘,即可直接接入高铁光明站,将更方便我市东部群众乘搭高铁出行,有利于通过更快捷的轨道交通疏导客流,缓解高铁光明站停车、公交站场设施需求压力,缓解已接近饱和的跨市道路交通压力。
办 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市轨道交通R1线黄江段采用地下密封式铺设线路,保护好我镇城市景观及新中心区城市布局。
二是为加快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增强高铁光明站辐射带动作用,我们强烈建议市政府能够协调莞深两市相关部门,将原规划的东莞轨道交通R1线与深圳轨道交通6号线衔接方案,变更为东莞轨道交通R1线黄江段延长直接接驳广深港客运专线光明站,同时尽快明确该轨道线路衔接实施方案,争取实现与R1线同期规划设计、同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