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在国家、省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东莞市先后出台了《东莞市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班办班指南(试行)》《东莞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评估与安置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约20份政策与通知文件,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全面落实随班就读工作,推进全市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特教班“双覆盖”。目前我市特殊儿童在校生有超过50%都采取随班就读形式,全市已建成及在建资源教室达116间,33个镇街均有特教班,特殊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仍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支持保障条件不完善、任课及指导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据对东莞市普通中小学融合教育师资状况调查显示:普通学校中,只有36所学校配备编制特殊教育特教班教师,其服务对象仅限特教班学生;普通学校中,大部分特殊教育专职资源教师没有编制,兼职资源教师普遍由学科教师、心理教师担任,兼职资源教师在资源教室的工作量低于其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已建成资源教室中,存在因缺少符合资质的资源教师而空置的情况;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基本有获得融合教育相关培训,但是日常工作中未能得到专业协助与指导;随班就读学生缺乏专兼职资源教师的专业服务支持;教师、学生和家长较少获得科学的融合教育宣导。
建议1、普通中小学设置特殊教育专职资源教师编制岗位,落实不少于一名专职资源教师的政策
补充说明:2023年,广东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细则》中有要求:每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至少要设专职资源教师1名,兼职资源教师在资源教室的工作量不应低于其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二;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落实我省特殊教育教职工编制标准,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中统筹解决专职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的编制。东莞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应指导普通学校通过配备专职特教教师等方式,建设适合特殊儿童学习发展需求的融合教育环境。建议东莞市学习借鉴上海市普陀区和深圳市南山区经验做法:上海市普陀区随班就读学校各配备特教教师1名,配备率为100%;深圳市南山区将资源教师的人事统编在区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由特校给每一个随班就读学校分配1至2名资源教师,目前63名资源教师中,在编46人,非编17人。
建议2、制定专兼职资源教师工作职责清单,对其工作量与工作内容进行指导
补充说明:资源教师工作职责包含:制定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协调疑似学生的发现、诊断、申报工作;组织特殊儿童的校内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方案,开发课程并实施、评价、总结;负责普通学校资源教室的建章立制,完善相关配置,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和个别化档案;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与支援等服务。
建议3、根据特殊教育的特点,建立健全随班就读教师(包括班主任和专兼职资源教师)的考核机制,科学全面评价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和实绩
补充说明: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和绩效奖励工作中,对直接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包括班主任和专兼职资源教师)给予适当倾斜。依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专职从事特殊教育的资源教师享受特殊教育岗位津贴政策,专职资源教师连续负责资源教室工作一年的,可等同于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一年”,在职称评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