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是我市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战略基点。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根据2013年8月13日东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府办〔2013〕1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本人认为应注重发挥我市合作经济组织的力量,继续深化“新网工程”建设,为完善我市农村流通网络,推动现代流通业发展,扩大内需发挥应有的作用。

  办    法:

  一、将“新网工程”全面融入我市现代流通体系。“新网工程”是“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工程”的简称,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2006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实施的一项为农服务的重要工作。“新网工程”旨在改造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当前,我市供销社系统“新网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系统现有直属企业7家,基层供销社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产销对接连锁终端98家,开办粮油连锁店33家,粮油专营区43个,建设了平价商店71家(占全市平价商店总数的43%),慈善超市24家,再生资源集中处理中心等各类经营网点1000多个,总营业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形成了物业资产经营、日用消费品零售、再生资源和食品加工“四轮驱动”和多元化并驾齐驱,主业突出、多元发展、混合经营、网络健全、结构优化的供销大产业发展格局。建议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新网工程”建设,把“新网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把“新网工程”放在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同样重要的地位去部署去安排,将“新网工程”的工程项目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配套。

  二、继续加大扶持力度。2007年中央财政正式设立“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推动“新网工程”发展,六年来中央财政扶持资金逐年增加,目前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7.5亿元。2013年度,财政部核定“新网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达14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推进“新网工程”四大网络建设。广东省财政厅从2010年开始设立“新网工程”扶持专项资金,2010年至2014年每年35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推进“新网工程”四大网络建设。省内江门、河源等多个地级市均设立财政扶持“新网工程”专项资金。随着我市供销社系统不断创新经营业态,延伸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近年来东莞市供销社系统的“新网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为继续推进我市“新网工程”建设,建议有关部门把“新网工程”建设与地区发展规划、农村综合改革、打造流通产业体系等同部署、同实施、同验收,并在用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三、增强“新网工程”服务功能。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供销社和合作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发挥“新网工程”建设成果的服务功能,在城乡统筹、构建农村流通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取得一定成效,成为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抓手。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与供销社系统的联系和协作,继续增强“新网工程”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等领域的社会化综合服务功能,为我市扩大内需、便民惠民、关注民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提案者: 彭日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