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居民消费,自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以来,许多人的收入受到影响,地摊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创收机会。可以说地摊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有它的必然性,既有民生属性的人间烟火气,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几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都不同程度上鼓励和支持发展地摊经济,地摊经济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不仅是东莞,甚至放眼全国范围,随着摊贩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聚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社会综合治理方面新的问题:环境卫生、交通拥堵、污染躁音和食品安全等隐患。由于地摊经营者的流动性,在摆卖秩序管理上,尤其是地摊餐饮的规范摆卖管理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第一,摊贩摆卖区极易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卫生堪忧、噪音扰民等问题,所在区域的市容市貌比较脏乱差,对广大市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困扰。第二,地摊周边人员密集,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决定了管理难度大,摊贩销售的商品和食品缺乏有效监督,一旦衍生群体问题和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关注度高,容易造成恶劣影响。第三,管理上难以形成有力抓手。由于处罚力度有限,从业人员违规成本低,极易造成无序、不成体系的局面,难以彻底查处相关责任人。
  东莞市流动人口的比例近80%,给地摊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也让我市面临严峻的管理压力。正视客观实际,坚持既要合理引导地摊经济发展和又要规范综合治理的双统筹,采取疏导结合的治理方式,加强对地摊餐饮的全方位摆卖管理,让人间烟火气的地摊经济更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鉴于以上现状及问题,特对地摊餐饮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1、对地摊餐饮经营者指定区域摆卖,对摆卖区域的环境卫生明确标准,加强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基本就餐环境。


    补充说明:
    建议2、推行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建立全市地摊餐饮从业者管理系统或APP。
    补充说明:地摊从业人员需要在系统中进行实名申报,经备案之后才能经营。同时,参考亮证亮照的做法,要求在摊档前公示摊主有关信息的二维码和健康证,消费者及监管部门可在现场随时通过扫码获知经营者的基本信息。
    建议3、食材溯源,索票索证。
    补充说明:经营者把食品的进货凭证及检测报告放在摊位指定位置并上传至管理系统,方便追踪溯源。如未及时公示,管理单位可及时获知,并对相应摊贩敦促和规范。
    建议4、建立信用积分制,对从业者的经营违规行为纳入信用监管体系。
    补充说明:食品安全每违规1次,系统累计扣减信用分值,管理部门对从业者进行相应处罚和教育,同样地,如果有一段时间对应的错误没有再犯的话,即增加一定数量的信用分值,信用分值累计不能达到基本分值时,将取消从业者在该区域内的经营资格。
    建议5、畅通维权渠道,加强管理力度。
    补充说明:明确谁属地,谁负责,属地管理部门加强监督巡查环境卫生、秩序交通、食品安全等情况。在地摊摆卖区域公示维权渠道,确保消费者可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


提案者: 望牛墩镇政协小组

针对目前我市摆卖区设置数量偏少,布局不合理,以致大部分流动摊贩未进入集中摆卖区,并未纳入镇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的现状,我局立足于明晰各方监督管理责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文件的规定,调研借鉴其他城市做法,牵头草拟了《东莞市规范流动摊贩经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意见明确镇街政府、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经营者的各方责任,拟充分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后,提请市人民政府审定印发实施。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8月12日

办理单位: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