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券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用好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是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就业稳增长的重要举措。
由此可见,优化专项债的申请使用,在减轻财政投融资压力的同时,加大有效投资撬动,有助于我市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经调研,发现我市在申请和使用专项债资金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我市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专项债投向领域政策瓶颈。东莞作为“世界工厂”,以制造业立市,工业总量规模大,自2018年《东莞工业保护线专项规划》通过市人大审批并印发实施以来,全市划定的42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得到有力保护,“工改工”项目建设是重中之重。目前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对专项债资金需求迫切。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中,符合专项债投向领域的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偏低。另外,我市申请专项债项目存在一些政策瓶颈。专项债是政府债券,申请的主体必须是国有经济主体。而东莞不少的的历史用地,存在国有资产的土地性质为集体,地上部分为国有;也有不少产业园是划片区,土地性质融合国有和集体。因此我市有不少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不符合专项债的申请条件。二是临时征集项目及符合现时发展规划的项目储备不足。东莞政府多年来适应了依托市场谋发展、“先有钱后做事”、“钱等项目”等惯性做法。对于当前经济和政策环境下“先谋事后排钱”、“项目等钱”的新模式要求,建设单位对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在专项债额度下达后,新项目却无法用上专项债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我市使用专项债的项目多为以前年度已立项由于资金原因而暂缓开工的建设项目,符合当前发展规划需要的优质项目储备不足。三是具体项目的专项债分配额度不足。与其他政府投融资方式相比,专项债优势突出。各级政府争相争取专项债发行额度,但由于僧多粥少,分配到具体项目的专项债额度益显不足。四是自平衡是制约专项债能否成功申请的另一要素。项目自平衡是专项债项目能否成功申请的要素之一。目前除医院等项目可以实现自身收益平衡外,其他项目还需依靠地块出让实现收益平衡。这必然造成项目收益有限、本息覆盖倍数低,财务评价较低,不利于专项债的申请。
建议1、以政府控股或参股方式用专项债资金对项目进行资本金注入。
补充说明:对于我市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专项债投向领域政策瓶颈,为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可偿试以“借”改“投”的方式,设立项目公司,以政府控股或参股方式用专项债资金对项目进行资本金注入。主要理由:一是政策鼓励。二是国内新增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并不高,远低于现行政策允许的上限。
建议2、做好优质项目储备工作,应对支出任务提前和临时增加额度的需要。
补充说明:吃透政策精髓,保障入库的项目类型、级别、成熟度等符合政策性基金申请的有关要求,为申报政策性基金支持、发行专项债等做好准备,合理估算符合条件的能使用专项债的需求金额,从容应对支出任务提前和临时增加额度的需要。
建议3、活用政策,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额度。
补充说明:就具体项目而言,为了能在有限的蛋糕里面多分一杯羹,项目自身须有足够的优秀、充足的准备。这样,市政府才能用这拿得出手的项目,向上级争取尽可能的专项债额度,同时把上级的政策意图、思路导向和相应的发行预案等信息转达至专项债专责工作组,有备而战。
建议4、集思广益,提升发债材料质量,增加专项债申请的成功率。
补充说明:目前我市的发债材料一般委托第三方完成。委托方不能做甩手掌柜,而是要集思广益,联合相关部门的专家沉浸式参与到发债材料的质量监管、工作思路沟通和方案可行性论证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发债材料质量,从而增加专项债申请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