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是关系城市安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也是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目前东莞的工厂企业、居民小区、商业场所、民房出租屋等等的消防安全方面还存在不少隐患和痛点难点问题,譬如消防器材陈旧老化、设施损坏瘫痪;防火门长年敞开,完全失去防火功能;消防设施缺少维护管理,没定期监督检查,不监督不整改;何况火灾事故几乎都是突发性随意性事件,加上消防意识淡薄,管理水平较低等等,如果仅靠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以人力为主的被动方法,将难以提高消防的治理能力和应对未来城市消防发展的高需求。
  东莞作为高速发展的大城市,消防治理任务还非常巨大和复杂。建议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消防管理体系,提升消防安全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以消防智能化和智能化消防作为东莞未来消防安全领域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推进消防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打造高水平智能化消防格局。

建议1、规划城市消防安全大脑建设,打造智能消防安全管理一体化平台。
    补充说明:发挥政府在“数字治理”的主导地位,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结合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创新融合,构建城市未来消防安全大脑,实现消防治理体系迈向数字设施、信息引领、智能管控、科技作战的全新时期。
    建议2、加快消防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推动数字信息网络设施对传统消防领域全要素的技术应用和产业配套。
    补充说明:过智慧消防物联网平台对各类消防设施、设备、系统的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改造,完善消防体系的各种传感器设备、远程监控摄像、视频监控设备、无线网络、光纤通信等智能化基础设施,构建感知中枢系统(以智能消防报警系统为主)和执行联动灭火系统,并将智能化消防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以实现消防安全防范体系的环境感知、自动监测、应急响应、自动报警、智能研判、消防监管、消防服务、指挥系统、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等全流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
    建议3、构建消防大数据中心,推进消防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与管理。
    补充说明:由于目前消防数据信息水平较低、数据孤岛等,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和研判依据,并制约了智能消防的建设,需完善消防领域的数据信息,譬如城市地理信息、街道图信息、区域环境、建筑物、公共服务设施图、火灾报警器或信号、快速定位火灾点等实时、动态数据,并推动消防数据信息系统和公安、社区、物业等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同源共用共享的数据资源池,提高消防数据信息的收集、智能分析和实时处理能力,并实现全市镇区、工业区、社区、小区、出租屋等全覆盖。
    建议4、积极推动各种新技术在消防领域的场景落地应用。
    补充说明:以多种消防业务场景为核心,依托智能消防安全大脑和消防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创新诸如智能化烟感、报警信息定位、信息查询统计、数据分析显示、GPS、 GIS(地理信息系统)、  GS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各类数据可视化、区域视频监控、能迅速确定报警地点及火灾位置的系统、手机移动终端 APP和PC等远程控制消防服务等场景应用,加强智慧消防监测终端和消防安全末端治理应用,并结合网格化管理、消防安全监管责任、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普及等方面,真正实现消防安全领域的智慧化、网格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建议5、智能化消防建设主要以实用为目的,就是反应迅速有效,智能系统运行正常可靠。
    补充说明:在智能化消防建设上,出租屋、生产工厂、仓库等地方消防治理和安全生产是薄弱环节,应加强技术力量建设。

提案者: 刘润河

《关于推动我市智能化消防安全管理建设的建议》(第20240165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建议》的整体回复。
  刘润河代表关于充分利用智慧化手段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建议,为推动我市智能化消防安全管理提出新思路,为推动消防数据共享与消防安全管理一体化提供了宝贵意见,为推动市、镇两级基层综合协同处置提供了明确路径。我支队支持充分通过公共数据信息的开放与共享、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等手段,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积极推动各种新技术在消防等应急安全领域领域的场景落地应用,切实解决数据共享难等消防痛点问题,打造东莞智慧消防模式。为实现提案建议内容,需要市政数局将我市智能化消防安全管理建设纳入东莞市“数字政府”2.0顶层规划中,需要市财政局予以财政资金支持。
  二、对于增强前端感知设备能力方面
  关于“加大对镇街社会治理数字化终端建设的投入”方面,市“数字政府”建有东莞市物联网联接平台,提供对接全市独立烟感设备、感烟火灾探测器、电气火灾探测器、配电箱设备、电压传感器和智能网关等消防物联网设备数据能力,形成大数据流。可通过数据分析,对火灾事故进行预警预报、准确定点定位和实现初战“救早灭小”,同时可监测物联网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部分区域物联网设备配备和分布情况等,为下一步推广使用消防感知设备提供数据支撑。此项工作需要政数局在物联网项目建设与运营方面的配合与支持,我支队将加强对东莞市物联网联接平台等已建信息系统平台的运用,提升项目生命力,发挥信息系统应有的能力和作用。
  三、充分复用市“数字政府”能力底座。
  关于“推动市级、镇街公共数据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方面,支队充分运用东莞市“数字政府”提供的“政务云、骨干网、数据大脑、指挥中心”四大基础底座,基于省、市“一网共享”平台,建设消防数据管理平台。此项工作需要政数局在数据共享和平台管理方面的协同与支持,将消防数据融入东莞市“数字底座”,发掘消防自身数据的价值,共享城市全域数据的成果,为消防救援、火灾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四、全面融入全市“一网统管”体系。
  关于“鼓励镇街在业务场景应用上进行创新和开发”方面,消防治理“一网统管”方面,需要市政数局在全市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数据对接等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我支队将积极参与东莞市城市治理“一网通管”建设,基于市“事件中枢”与基层治理平台,构建“一办一中心五员”,完善了“巡查检查、督促整改、监督执法、宣传教育”全流程运作机制。
  五、积极推动联合指挥体系建设。
  为实现提案中建议:“数据资源共建共享”与“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需要市政数局、市财政局在推动联合指挥体系项目立项方面的予以支持和协办。支队立足“全灾种、大应急”需求,积极申报并推动我市应急联合指挥平台立项建设,推进应急、消防指挥平台与数据资源共享共建,深入推进我市联合指挥调度能力建设,实现城市指挥智能化。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支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 消防支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