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的社区门诊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较低水平的缴费,在社区解决参保人常见病的问题,解决最基本的医疗问题,同时强调在家门口看病,最大程度方便治疗,前提是保证基本医疗。同时考虑到部分参保人病情所需,需要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建立了转诊制度,主要落脚点是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门诊就医问题。但因为社区门诊的医生医疗水平、服务和门诊药类有限,更多人群选择到上级医疗机构就医。
  (补充说明:由于社区门诊转诊需指定社区门诊医生上班,才能审核群众提交的转诊申请,如果群众有急诊或者晚上申请转诊,镇社卫中心门诊无权审核,只能等上班时间社区门诊医生审核(各站点社卫门诊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镇社卫中心上班时间:8:00-23:00)。)



建议1、招聘社区门诊医生时提高招聘门槛,以此提升医生医疗水平。同时社区门诊建立绩效奖惩制度,每个患者就诊完毕后对医生做出评价,以此激励提高医生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在社区门诊设立意见箱,方便收集群众意见,以便更好的服务群众。
    建议2、二甲或三甲医院每周派医生轮流到社区门诊坐诊,以此减少人群到上级医院就医。增加社区门诊药物种类,在二、三甲医院出售的药,适量放宽配备给社区门诊,方便患者购买。
    建议3、设置1名医生专职审核门诊转诊申请,或增加镇社卫中心审核全镇社区门诊转诊权利,同时夜间到医院就医无需转诊,可以当场报销。

提案者: 岑敏

对于代表提到的“增加镇社卫中心审核全镇社区门诊转诊权利”的建议,目前我市的门诊转诊流程为:参保人前往选定门诊点就诊,主诊医生根据病情诊治需要为参保人开具转诊。如我市参保人在选定社卫站点下班后且镇社卫中心仍在上班的时间段内需要转诊,可直接前往选定社卫站点对应的镇社卫中心就诊并开具转诊,医保报销比例与选定社卫站点相同。
  对于代表提到的“夜间到医院就医无需转诊,可以当场报销”的建议,目前,我市参保人可以在选择一家社区门诊作为主就医点的同时,按规定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一家定点医院作为辅助就医点,任何时段到辅助就医点就诊的,无需转诊,可按规定直接医保报销。
  对于夜间就诊的参保人,除了急救和抢救情形外,仍需要按照“定点就医”的规定进行报销,参保人员未经转诊到非选定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就医,医保基金不予支付。
  若放开夜间无需转诊可到全市任一定点医院就诊,将会一定程度上引导参保人选择在夜间到医院就诊,不仅不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更不利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市医保局)

办理单位: 市卫生健康局,市医保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