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东莞市人民政府与铜仁市人民政府签订《“十四五”时期东莞与铜仁东西部协作协议》, 按照“铜仁所需,东莞所能;东莞所需,铜仁所能”原则,开展两地教育协作,主要从建示范校、开展 人才交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开展教研活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施研学计划等六大方向内容开展 协作帮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莞铜两地调研中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
  1. 帮扶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帮扶效果不显著。
  两年来共在教育帮扶上投入资金8330.92万元,有限资金分散在全市很多学校和项目上,像撒胡椒面,没建成一个或一批像样的有影响力并具东莞特色或标志的帮扶工程项目,帮扶效果不明显,没有亮点和特色。
  2. 协作帮扶内容有待优化、精准化。
  铜仁在中小学教育存在很多短板,除了校舍、教学设施等基础设施需要帮扶外,高水平教育人才尤其缺乏,整体的课堂教学教研水平不高、教育教学理念需要更新,学科建设滞后,科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等骨干教师专业水平和素养需要加强培训和提升,而东莞向铜仁选派教育人才274人当中,绝大部分当做一线老师用,排了很多课,教学任务重,只能起到一个老师的作用,难以起到对当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结对帮扶学校数量偏少,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不明显。目前东莞市64所中小学与铜仁市57所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结对学校数量与贵州省其他市州相比 数量偏少,结对学校数量在贵州省地州市级中排名靠后(倒数第二),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不明显,与铜仁诉求和国家考核要求有较大距离。
  4.组团结对帮扶的教育协作力量不平衡,各县教育帮扶效果差异大。东莞有些镇街经济实力雄厚,但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先天不足,其教育优质资源和人才缺乏,难于起到所希望的帮扶效果。
  为了巩固前一阶段的莞铜两地教育协作成果,全面落实《“十四五”时期东莞铜仁东西部协作协议》,为下来两年两地教育协作取得更好效果,提出以上几点建议。


建议1、加大对铜仁市教师及校长等培训力度。
    补充说明:在莞铜仁两地以教师发展中心(教师进修学校)为帮扶培训基地,由东莞派各学科骨干名师分批次对铜仁市所有学校需求培训的教师、教育教学科研骨干力量及校长副校长等各类各层次人才进行集中一个月左右时间脱产培训,增加培训人次,促进铜仁市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建议2、增加结对帮扶学校数量。
    补充说明:在东莞选10多所师资力量较雄厚、知名的中小学学校,增加结对学校数量,按其学课优势成立1-2个学科帮扶教研室作为双方交流示范学校,负责接纳在铜仁集中培训后的教师再来东莞交流学习1-3月,亲身体验东莞名校校园文化、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
    建议3、优化派往铜仁教育人才结构。
    补充说明:减少一线上课老师人数,增加名师、学科带头人、学科组长等骨干教师数量,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讲座、上示范课、教学教研专题指导等形式,对被帮扶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帮助学科建设,指导教研科研工作,提升被帮扶学校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和专业素养,更新教育理念。
    建议4、合理安排帮扶资金。
    补充说明:在教育均衡原则下重点帮扶一所或几所薄弱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东莞元素的教育工程项目,如莞铜友好实验室、电教室、功能室,莞铜心连心小剧场等,彰显东莞帮扶成果和历史见证。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155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提升东莞与铜仁教育协作水平的建议》(第20240155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莞铜东西部教育协作,市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带队慰问考察,不断深化协作交流,签订了《“十四五”时期莞铜东西部协作协议》,东莞市33镇街(园区)与铜仁市10个县区结对,主要包括:一是“十四五”时期粤黔教育共建100所、莞铜教育共建16所帮扶示范校;二是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八部委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莞铜东西部教育协作以来,东莞市教育局认真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学校、黔粤共建示范校、人才交流、教育科研、职业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确保东西部教育协作取得成效。
  一、持续加大培训输出力度
  深化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每年联合印发或制定《东莞-铜仁两市东西部教育协作实施方案》《“铜仁教育人才东莞行”考察培训实施方案》,截至9月20日,2024年东莞市通过“铜仁教育人才东莞行”考察培训活动、“东莞名师名校长铜仁行”送教送培活动等形式,面向铜仁市教育人才开展134期培训,培训12137人次,开展示范课229节;师徒结对198人,两地教育交流75次,指导师生获县级以上奖项373人次。
  根据协作方案,东莞市59所学校与铜仁市56所学校结对,重点开展“东莞名师名校长铜仁行”送教活动和“铜仁教育人才东莞行”考察培训,启动实施“千名学生手拉手”结对互促互进计划和万名中小学师生双向研学活动。2023年3月至今,已开展十一批“东莞名师名校长铜仁行”送教送培活动,覆盖铜仁所有区县。2023年“铜仁教育人才东莞行”考察培训项目,向近500名的铜仁市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开展11个考察培训项目;2024年“铜仁教育人才东莞行”考察培训项目将继续为500名教育人才开展14个考察培训项目,通过“集中学习+跟岗研修”“室内学习+外出观摩”“教育理论+办学实践”等学习培训,提升学员行政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为铜仁教育培育本土人才,增强铜仁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二、持续增强结对帮扶力度
  莞铜东西部教育协作以来,交流程度深,帮扶协作亮点多,莞铜东西部教育协作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和“十四五”期间粤黔教育共建协作示范校两项工作为重要抓手,共同打造16所协作示范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结对帮扶、挂职支教、教科研培训、参观学习交流等方式,重点开展“东莞名师名校长铜仁行”送教送培活动和“铜仁教育人才东莞行”考察培训活动,加强对铜仁市中小学校(园)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及教研人才培训,助推铜仁市中小学校在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整体提升。其中2023年“铜仁教育人才东莞行”考察培训活动为4所“组团式”帮扶学校的16名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安排到东莞结对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跟岗锻炼;在2023年组建师傅带徒弟结对88对,帮带徒弟138人,帮扶团队组织开展培训或讲座139次,惠及教师11150人次。
  莞铜教育共同打造了铜仁市第二十九小学教育协作示范校样板,南城组团在碧江区打造“3+1+N”帮扶模式,长安组团在沿河县建成“1+5”校际联盟并推广“四步一体”教研模式,在松桃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四中心两室一基地”,推动服装专业立项为省级特色骨干专业;在松桃县第三高级中学、松桃县中等职业学校、沿河县民族中学、沿河县中等职业学校等四所学校共开设5个粤黔班,打造广东教育帮扶品牌,不断将“东莞经验”转化为“铜仁效能”,有力推动了帮扶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能力、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四个明显提升”。
  三、持续优化教育帮扶人才结构
  莞铜东西部教育协作以来,我市克服公办教师资源紧张的困难,在2023年、2024年分别向铜仁派出支教教师109人次、116人次(支教6个月以上)。2024年9月派出的新一批支教教师61人中,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等各学段各学科,目前挂任受援学校校长的4人,挂任学校中层管理人员的5人,支教教师在受援学校的学科教学工作量在铜仁市的配合下得到了适当调整,让支教教师在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中抽调出来专注学科教研工作。派出的支教教师,不但在一线支教岗位上认真教学,分享东莞品质课堂模式,还能够在挂任学校中层干部或校长的工作岗位上出谋划策,分享东莞品质教育管理理念。
  持续开展“东莞名师名校长铜仁行”送教活动,先后邀请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郝洁、彭盛和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陈耀彭等多位专家型校长,以及我市李丽英、宋梦琪、张虹灵、冯春柳等小学、初中、高中等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深入到铜仁基层学校开展送研送教活动,邀请长安镇第二小学科普副校长、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家童欣博士为莞铜两地学生“同上一堂科学课”等,以讲座、示范课的形式提升铜仁市教育教学水平。充分挖掘莞铜东西部协作“名师名校长铜仁行”智力支持的重要价值,加强智囊团“流动站”建设,共建教育家型校长“江学斌”工作站,“卢绍平名班主任”工作室,“吴振献名班主任”工作室,“林健辉名班主任”工作室,“靓妈妈班主任工作室”等,定期开展“名校长工作站”“名班主任工作室”线上线下研修活动,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快速发展。
  四、持续提升帮扶资金使用效益
  莞铜东西部教育协作以来,帮扶成果显著,聚焦受援学校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东莞在支援结对学校建设、提升教育资源硬件等方面开展帮扶。据统计,2023年铜仁市教育系统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共计18个,涉及资金共1964万元,支教教师带动的公益捐赠物资800余万。其中,在铜仁市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4所“组团式”帮扶校进行重点倾斜。沿河民族中学2023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安装学生宿舍空调和新建学校心理成长中心;2024年投入800万元,用于新建一幢学生公寓。沿河中等职业学校2023年投入350万元,进行了护理专业、幼儿保育、智慧教室共3间实训室的设备采购及装饰装修;2024年投入190万元,用于学校建设教学区篮球场地面修缮、建设电子商务直播室实训室教室1间、图书室配套设施设备及装修。松桃第三高级中学2023年投入180万元,改建学生发展中心和改造教学楼16间厕所;2024年投入200万,改建2间录播室和改造社团活动中心和创客展厅。松桃中等职业学校2023年投入150万,用于建设智慧课室和电商直播实验中心配套设备配置;2024年投入200万,用于装配学生寝室空调及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建设。在江口县第一小学投入100万元作为示范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改造、添置36间教室作为学习中心,扩建学生国学中心、书香中心、运动中心、健康中心2912平方米,完善智能书画多功能室等设施设备。
  此外,集结“镇街组团”帮扶力量,募集东莞后方社会资源,为江口县凯德民族学校等6所学校捐赠物资40余万元,争取东西部项目资金960万元,建设学生宿舍3334平方米。帮助莞铜协作帮扶示范校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中学项目建设申报,推动党建基地建设、1000套学生课桌椅更换、教学楼顶楼搭建钢架棚等设施设备的完善与更新,进一步提升学校硬件基础和育人环境全面升级提档。
  下来,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深化东西部协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按照粤黔两省省委省政府关于东西部协作统一部署,根据东莞铜仁两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坚持以发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作为协作重点,集中力量打造协作帮扶示范校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学校,以点带面,示范辐射,以量变求质变,逐步实现莞铜两市教育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委对东莞市教育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4年9月29日

办理单位: 教育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