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东莞市常住人口10466625人,其中户籍人口263.88万人,非户籍人口(新莞人)7827825人,非户籍人口占东莞常住人口总数的74.78%。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公办中小学校目前暂时只解决了户籍人口子女读书问题,而东莞民办教育却解决了50%左右新莞人子女就读问题,弥补了政府公共资源的不足,为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东莞民办中小学校,由于办学资金来源不足、以及管理体制的差别等,导致民办中小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退休后返聘的老龄教师居多,老龄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知识结构老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与新时期教育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而中青年骨干教师不足,中青年教师队伍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中小学校教育质量。
  3、东莞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福地,要想推动东莞持续向好发展,既要依靠东莞户籍人民,更要依靠大量新莞人,包括新莞人子女,因为新莞人子女是东莞持续发展的潜在劳动力,所以,必须加强东莞民办中小学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新莞人子女的中小学教育质量。

建议1、建立民办中小学校教师职业年金制度。
    补充说明:目前,在我国银行、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等等,不少单位建立并实施了员工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制度是指民办学校在依法参加国家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根据民办学校的经济能力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上海市自2009年起就在民办学校建立并实施年金制度,并将其作为民办学校申请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条件之一,从而有力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退休待遇。建议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和做法,采取政府、学校、教师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民办中小学校教师职业年金制度。
    建议2、建立中小学教师职业信用档案,实行教师资格证年度信用评级。
    补充说明:加强民办中小学教师诚信制度建设,引导鼓励“信用+”模式,强化教师诚信教育,实行师德承诺践诺制度,建立民办小学校教师违规失信惩戒制度,对教师违背职业操守和从教承诺、损害学生和家长利益、影响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应按规定实施惩戒。比如,对签订劳动合同后,却在半年内,擅自离岗的,应视为违规失信行为,并在网上公布。对在劳动合同期内,在校体罚学生、私下收受家长利益等,应视为违规失信行为,并在对教师资格证信用评级。
    建议3、建立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关爱制度。
    补充说明:一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把民办学校的教师纳入年度培训工作规划,给民办教师培训学习提升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区域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区域联动教研方面,加强公民办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从而提高公民办教师队伍的学习力。三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不定期的召开民办教师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帮助民办教师解决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增强民办教师归宿感和教师认同感。

提案者: 麦良福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139号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麦良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公民办教师信用管理平台的建议》(第20240139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讨论。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民办中小学校教师职业年金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企业年金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包括民办学校)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作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东莞市印发了《关于明确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建立企业年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东人社发〔2020〕48号)及《东莞市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编外教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工作指引》,全面规范了东莞市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编外教职工企业年金的建立、管理、运作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为保障编外教职工的退休生活提供了具体指导和依据。目前厚街、南城等镇街已有多所民办学校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并在人社局完成备案,运行良好,得到本校教职工的认可。下来,我局也将进一步支持更多民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建立本校企业年金制度,积极提高民办学校教师退休待遇,提升民办学校教师职业吸引力、增强教师队伍稳定性。
  二、建立民办中小学教师职业信用档案,实行教师资格证年度信用评级。
  根据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工作指引》《东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负面清单》及《东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负面清单处理办法》,我市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其作为评价教育人才的首要标准,并建立了包括“先查询后入职”、师德承诺、培训、评价、奖惩等一系列制度。自2022年2月起,每月定期举办“我为什么当老师”师德教育主题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32期。每年9月,我们组织全市十多万中小学教师参与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签订师德承诺书、师德征文和微视频征集等。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或校长(园长)为教师上师德第一课。自2023年起,每年教师节前举办新教师入职宣誓,以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2018年1月印发的《东莞市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和管理工作指引》强调要加强教师资格管理,明确招聘程序和要求,要求教师合同和专任教师资质情况名册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并为所有受聘教师建立业务档案。学年度考核结果将作为调整教师工资、职务评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将不被续聘。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实现了教师管理的信息化,便捷记录和管理教师职业信用信息。下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管与指导,强化师德师风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反馈与改进机制,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三、建立民办中小学教师关爱制度。
  我市高度重视民办教师培训和教研,将其纳入全市统一计划,确保民办与公办教师享有同等培训和教研权利。一是设立专项经费,实施《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实施方案》,分阶段培养骨干教师和校长,以发挥其在民办学校的引领作用。“十四五”期间,已培训骨干教师400人、骨干校长200人。二是组织全员培训,出台《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专任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实施方案》,利用财政专项经费,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慕课课程远程培训等方式,确保每位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都能接受高质量培训。三是通过举办“品质课堂”教学能力大赛,遴选“品质课堂”实验基地;通过多种课堂形式向中低收费民办学校和薄弱学校送课送讲座,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推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不断提升民办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此外,我市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审与公办学校教师一视同仁,“十四五”期间全市共有2394名民办学校教师在我市通过了中级、高级教师职称评审。
  民办教师的实际困难可通过学校、教育局等途径反映。我局也将组织各镇街教育管理部门不定期召开民办教师座谈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东莞市教育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教育局
  2024年 8 月 22 日

办理单位: 教育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