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工合作日益成为推动医疗健康领域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动医疗技术创新,通过医工合作,加快医疗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将大学及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引入医院,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医院的竞争力。通过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医工合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为医工合作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近年来,东莞市的高水平医院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对科研的投入非常大,两家高水平建设医院及市属公立医院取得国家自然等基金数量每年都创新纪录(2023年东莞市各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25项)。然而,尽管医疗机构的科研成绩有显著进步,但能实现的成果转化的仍然极少。另一方面,东莞市对高水平大学的投入非常大,包括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和东莞理工学院等,已经引进了很多高水平的人才。一些大学的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对于把新近技术应用于医疗行业,也有很高的热情。因此,东莞市加强市属医院与市内大学及科研机构医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医工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存在问题:
东莞市的高水平医院建设今年取得显著进步,取得国自然等基金数量逐年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增长非常大,但目前市内各家公立医院的科研成果能实现的成果转化非常少。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各医院
为争取国自然立项数量,大多数科研立项都是基础研究,缺少实用价值以及转化的路径;其次,可能对于科研成果转化认识不足,导致科研成果中真正能落地临床应用的非常少。另外,各医院对于市内大学及科研机构由于存在专业壁垒,缺少了解及交流。
建议1、建立医工合作委员会。
补充说明:建议由市科技局与市卫生健康局牵头,由医院、大学及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组成委员会,负责制定合作计划、协调资源、监督合作项目的实施。
建议2、设立医工合作专项基金。
补充说明:由政府、医院、大学及科研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医工合作项目的研发和推广。
建议3、组建医工联合实验室,实施医工人才交流计划。
补充说明:由医院、大学及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实验室,共同开展医疗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医院与大学及科研机构之间定期开展人才交流活动,互派人员学习、培训和交流,提高医工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