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必先强师。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取决于职前教师教育,另一方面在于职后培训研修。在当今终身学习时代,教师职后学习对其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提升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参加培训、研修,不断学习提升,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把握教育新理念、新要求并在教育教学中实践,才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育质量的总体提升。

  我市一直都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培训研修,有很多好的做法。如:”我为什么当老师“系列活动,”莞邑良师“行动系列举措(人才活动周,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及”四名“工程、莞邑良师沙龙等)。在保持以上优良做法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是全体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只有所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才能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节课,才能惠及每一个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建议1、加大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覆盖面、细化培训对象分类
    补充说明:在现有培训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覆盖面,具体建议为:1.设立各学科“培训者”培训班,为全市各学科培养学科专业能力强、具有培训课程开发、实施能力的学科“培训师”人才;2.制定相关指导性文件,指导镇街及学校规范开展面向各学科教师且针对性强的培训研修活动;3.培训对象尽可能按学段、学科细分,一方面可以保障培训覆盖面,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建议2、优化培训课程设计,提升课程系统性、专业性和实践性
    补充说明:培训课程的质量决定培训效果。一是要注重培训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忌拼盘式,忌“专家有什么课程就设计该课程";二是课程的设计要经过相关专业人员的论证,忌培训组织者想当然或以依自身培训专家资源定课程;三是课程要注重互动式,具有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员能深度卷入,忌单纯”接受式“培训。
    建议3、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关注教师行为改进
    补充说明: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改进。培训效果评估不能单纯采用”满意度“调查的方式,应设计促进培训对象行为改进的可测可评的实践性作业、调查等。

提案者: 陈晓燕,张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