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借助改革的春风,乘势而起,发展迅猛,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但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东莞经济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东莞制造”质量不高,还只是廉价商品的代名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水平的工业设计制造能力还很弱,很多还停留在赚取微薄的代工费阶段,如玩具、制鞋、制衣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2.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差,产品同质化,缺乏自主品牌,大多是属于贴牌生产。
3.经济结构失衡,投资和出口、消费中,投资和出口比重过大,消费严重不足。
4.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5.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的局面依旧没有多少改观,发展步履维艰。
办 法:
1.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要在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重点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以便提高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升级。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2.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产品差异化经营,建立自有品牌。市政府制定和完善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产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重点扶持一批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摆脱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造自有品牌,提升产品形象,细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3.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这种畸形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投资的低效和出口市场的容量有限性已经不足以支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必须回到同时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平衡发展的轨道上来。消费就是要扩大内需,提高市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提高东莞市的最低工资,完善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初次社会分配中劳动报酬的分配比重,缩小城乡差距,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将资源多投入到民生工程中,减少在地产行业的投资。
4.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绿色GDP。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不仅大量消耗了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样的增长无疑是不可持续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市政府要注意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经济,加快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尽快理顺重要产品价格关系,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所生产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集中,继续推行节能减排等措施,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争取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5.改革金融系统,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门槛。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力量,对增加就业,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至关重要,据有关调查情况来看,小型企业拿到的贷款大概只占到中小企业总份额的五分之一,因此要大力发展针对小企业融资的小额贷款公司、乡镇银行和融资担保公司,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