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到处都是耸立高楼、宽阔整洁的马路、环境优美舒适的住宅小区和大型商务中心。城市是我们的居住环境,谁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一个整洁有序的城市从何而来?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城市管理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城市形象,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过去相比,我市的城市管理状况有很大好转。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市城市管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权责不分。多部门管理,无部门负责;管理职能交叉重叠与监督盲区;浪费行政资源多,执行效果差。如城市食品安全问题,集工商、卫生、防疫、安全、食品等多个部门齐抓共管,但执行效果非常不理想,往往是事后救火,事前没控制好,管理部门疲于奔命,资源浪费极大,得不偿失!
二、运动式执法,常态管理少。几十年来我们政府习惯了“运动式”打老虎模式,使城市管理处于“猫鼠戏,游击战”的可悲状态。甚至在某些领域,因有执法人员里应外合,导致对乱设摊、娱乐色情、涉毒等藏污纳垢的打击成效甚微,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常态化长效化的机制与模式变革创新。
三、公共设施被破坏现象严重,小广告泛滥。如公交亭、路灯、护栏、垃圾箱等有装无管,给我市的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浪费,影响市容市貌。
四、部分街道两侧店铺占道经营街道零乱不堪。
五、市民缺乏文明意识,随意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僻街小巷,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更是触目惊心。
办 法:
1、理顺各部门职责,如街道、规划、工商、环保、公安交通等的具体职责,明确落实管理责任,实现权责一致。对一些确需多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建立高效、跨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早预警、早联动、早见效。
2、探索流程化管理新模式——即垂直矩阵式管理模式。管理层级扁平化,部门分工下沉式,专业管理嵌入式;从三方面进行流程再造,即管理事项流程再造,组织架构再造与IT科技再造;将流程管理分成三段式,以利于管理链的精炼及部门间的协调,即全流程分为源头上管理,过程中监督与事后评估整改。实施可采取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方式推进,并可从重大、频发、重点事项领域先行尝试,IT科技再造同时与智慧城市同步,这种模式也是常态化长效化的可靠保障。
3、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居民投诉、新闻舆论曝光等方式,将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要求、执法结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4、严禁占道经营或店外经营,将道路边角、小街巷设为控制区,合理设置一些便民性服务摊点,统一定点设置,统一管理标准,既照顾部分弱势群体的生计,又方便居民生活,使城市管理工作更趋人性化和社会化。
5、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政府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加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