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非正式经济形式,“地摊经济”能够有效地缓解底层就业困境、满足底层人民对低价商品和服务的刚需。疫情期间动态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受到重创,实体经济受到重击,在经济陷入严重萎缩、居民消费能力减弱、就业问题加重的大背景下,国务院明确提出支持“地摊经济”发展,各地陆续放开“地摊经济”,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为市民提供了灵活而多样化的服务。疫情后由于宏观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今年深圳出台文件允许9月起摆摊经营,最大限度刺激消费、缓解就业压力、帮扶困难群体、满足低收入消费者需求,带动经济发展。
目前,我市多个镇街已划定“临时摆卖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允许摊贩经营的户外经营活动场所(包括“临时摆卖区”、出店经营等)三百余个,主要以公园、集市商超空地发展夜市经济为主。但我市尚未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允许摆摊,卫生脏乱差、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扰民情况仍长期存在,“东莞老人街边摆摊卖菜被外包公司要求缴纳高额摊位费”的新闻也于日前引起热议,建议加大力度探索更加规范化、精细化、便民化的方式,确保“地摊经济”不失活、流动经营的优势不受限,在既保障秩序的同时又能保留“烟火气”,更大程度上帮助低收入人群谋生就业,释放出“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
建议1、建立符合“地摊经济”的管理长效机制,以规范化帮助摊贩融入行业发展
补充说明: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参考深圳做法在相关制度中明确允许摆摊经营,并梳理权责清单,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原则制定准入、运营、监督等系列管理规范。在摊点规划设置上,综合周边居民、店铺、摊贩等各方意见,合理规划摊点选址,完善水电气及垃圾桶、隔离栏、摊位信息公示牌等配套。在引导规范化经营方面,强化摊贩身份认证、备案登记,对不合规行为进行扣分记录,作为处罚或扶持的依据,并帮助长期经营、相对成熟的摊贩正规化发展。
建议2、成立专业“地摊经济”管理运营平台公司,实行统一运营管理
补充说明:南宁市万庆区便民摊点统一由南宁市创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根据实际成本收取每个摊位每天10元的费用以平衡支出。建议参考上述做法,各镇街(园区)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业运营管理平台公司,采取“属地牵头、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国有平台公司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对辖区内便民摊点统一规划布局、运营管理。同时,建议按照实际成本收取低额费用,落实优先帮扶弱势群体、困难群众,从根本上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谋生与就业帮助。
建议3、建立“线上+线下”消费者反馈平台,促使“地摊经济”良性发展
补充说明:由于地摊经营流动性强,部分摊贩不注重自身发展信用,存在卫生状况差、占道经营等不规范经营行为,在前述扣分记录、统一运营管理的基础上,建议建立“线上+线下”消费者反馈平台。线上设立微信小程序、投诉热线供消费者在线反馈,线下依托运营公司设置消费者投诉维权部门,经查实后纳入扣分记录,如扣分超出范围则进行学习教育或者暂停其摆摊资格进行整改,进一步规范地摊经营行为,逐步形成“摊贩用心卖、顾客放心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