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2023年东莞市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接到18岁以下(含18岁)来电共9486例,占总来电33%,同比增长了154%;其中高危个案(自杀高风险)600例,占全年总高危57%,同比增长518%。儿童青少年来电反映的主要问题为:与父母矛盾冲突、人际困扰、学业压力以及抑郁情绪。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凸显,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心理困扰已成为阻碍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经调研了解到,2023年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18岁及以下门诊就诊33250人次,比去年增加34.68%;住院680人次,比去年增加107.31%。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我市儿童精神专业医师的配备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在:
  一是儿童青少年心理专科门诊少,专科医师配备率低。目前东莞市开设精神科门诊医院共14个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个,他们服务的人群大多为成年人,开设的是精神心理科或临床心理科门诊,只有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开设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简称儿少科)专科门诊,该院儿少科医师共16人,其中部分医师仍要服务成人病区,医师数量严重不足。该院儿少科门诊日均就诊量近百人,主任医师通常要提早一个月才能挂上号。而东莞市中小学生约130多万,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医师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儿童青少年就医需求。
  二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我市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医疗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性。一些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镇街,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难以得到重视和解决,有就医需求但因为正规医院医疗供给不足,导致私立机构“野蛮生长”,其专业度不够,费用高,咨询费约1000元/小时,不纳入医保,加上心理疾病具有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导致一些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甚至放弃治疗。

  三是专科服务人员服务能力不足。青少年心理问题是发展性问题,与社会环境、家长教育、学业压力等密切相关,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和治疗专业性要求非常强,需要药物+心理治疗同时进行,但儿童精神科出身的医师忙于日常接诊,没有时间再进行心理治疗;大部分非儿童精神科出身的医师缺乏专业的心理治疗技能,缺少与儿童青少年工作的经验;有儿童心理治疗经验的心理治疗师紧缺,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虽持续性吃药,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建议1、增设青少年心理门诊,配足儿童精神专业医师。由东莞市卫健局出台指导意见,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门诊,配足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医师,特别对于医疗水平相对薄弱的镇街,持续加大公共医疗供给,保障每个镇街有一所公立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门诊。
    
      建议2、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心理健康领域的投入,包括增加资金支持,提高对儿童精神科医师的准入门槛,引入和培养具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能力的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才,加强青少年心理门诊医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增加高水平的儿童青少年专科医师数量。

      建议3、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建立专业的评估机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医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同时,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完善医师评价制度,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服务能力,满足儿童青少年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需求。
    
      建议4、增设青少年心理门诊,配足儿童精神专业医师。
      补充说明:由东莞市卫健局出台指导意见,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门诊,配足儿童精神心理专科医师,特别对于医疗水平相对薄弱的镇街,持续加大公共医疗供给,保障每个镇街有一所公立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门诊。


      建议5、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补充说明: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心理健康领域的投入,包括增加资金支持,提高对儿童精神科医师的准入门槛,引入和培养具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能力的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才,加强青少年心理门诊医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增加高水平的儿童青少年专科医师数量。


      建议6、建立专业评估机制
      补充说明:建立专业的评估机制,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医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同时,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完善医师评价制度,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的服务能力,满足儿童青少年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需求。


      建议7、扩大宣传推广,制定激励措施,留住人才。
      补充说明:扩大对青少年心理门诊医师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大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误解和偏见。制定激励措施,提高心理医师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坚定选择从事心理健康领域的工作。

提案者: 钟文彬,卢建谊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