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提升旅游发展品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省市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并明确要求“到2025年,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
2023年1月内地香港恢复通关,港人掀起“北上热潮”,往返内地人数持续上升,全年北上香港居民5334万人次,占整体出境人数的74%。与香港特区因汇率及服务行业人员短缺等因素造成的物价、酒店等服务行业价格不断上涨相比,临近的深圳、东莞及广州则成为香港人眼中更“抵(值得)”的食买玩目的地,一系列的购物旅行需求由此产生。
近年来,东莞的文化与产业、市场、科技逐渐融合,推动了文化和旅游产业形成了双向融合、相互促进的格局,发展势头良好,旅游资源不断增加,旅游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从规模看,2020年东莞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49.83亿元,仅次于深圳、广州,稳居全省第三位。东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886.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7.41亿元。
虽然东莞市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乡村文旅的政策措施,推进乡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建设,但目前仍存在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深等问题。因此,如何优化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完善资金和人才保障政策,促进文旅企业发展?如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文旅项目提质增效,吸引港澳游客资源来莞?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
建议1、优化政府部门统筹协调机制
补充说明:由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由发改、文旅、宣传、住建、商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和有关单位组成的乡村旅游工作专班,建立重大乡村文旅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集中解决乡村文旅发展遇到的土地、资金、政策等问题;建立国有旅游产业投资平台,承担重大旅游项目招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推广等工作。
建议2、加大文旅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补充说明:政府部门在资金、税收、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对优质的乡村文旅企业给予优惠政策,用好旅游发展的专项资金,采用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以及其他方式,加大对乡村文旅项目的扶持力度;对退款产生的平台支付手续费予以一定补贴,对经营管理存在较大困难的优质文旅企业给予一次性的补贴。此外,鼓励各种金融机构通过有效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增加对各种小微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项目经营企业的金融扶持;鼓励社会资本、产业资金加大对乡村文旅项目经营的支持力度。
建议3、完善文旅人才保障政策
补充说明:建立健全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重点引进旅游管理、企业经营、创新开发和职业技能方面的人才,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非遗传承人和乡村旅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聘请乡村文旅领域的专家学者,提高乡村文旅规划策划、运营管理、宣传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水平。
建议4、整合各种乡村文旅资源
补充说明:通过整合现有的乡村文旅资源,重点聚焦品牌特色文旅项目和优质文旅企业,帮助部分乡村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的新业态发展,建立乡村文旅发展服务平台,通过重点依托水乡功能区的文旅项目,开展整体运营招商工作,实现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良性互动。
建议5、调动乡村文旅项目属地多元主体积极性
补充说明:通过调动当地社会组织、村民等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文旅项目建设,发挥村民作为当地特色文化主要传承者的作用;鼓励文旅企业带动当地居民就近就业,发挥本地居民的监督作用,促进乡村文旅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