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国内为数极少的建设大市之一。近些年间,工业与民用建筑年度施工工作量在3000~4000万平方米,要高于大多数省会城市的水平。同时,规模宏大的建材生产行业所需的砂、石以及工业废渣等资源,又日趋短缺,特别是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所需大量灰渣等骨料资源告急,已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必须尽快寻找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建造房屋消耗的粘土砖、灰砂砖等小块砖,数量惊人;旧建筑拆迁形成的建筑垃圾量,同样惊人。同时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侵占土地、污染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影响市容,此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解决上述两大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后进行重新利用。通过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清洁闭环流动的结构模式,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灵巧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
办 法:
一、政府建立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和监督机制
首先,在建筑垃圾产生源头方面,引导施工单位做好建筑垃圾的前期垃圾分类至关重要。如果一股脑拉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不仅增加了运输费用,还会给资源化利用企业带来巨大的分拣压力和负担。引导施工单位在建筑垃圾产生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同时加强政府对施工单位的建筑垃圾源头管理和监督机制是建筑垃圾能否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所在。
二、鼓励企业投资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利用专业工程公司
鼓励民间企业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公司,在于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经营效应,节约成本,同时增加劳动就业率,创造社会财富。因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创新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政府应该在财政补贴政策、垃圾回收管理规定、垃圾排放组织办法以及制定新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等,以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走上正轨,以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利用专业工程公司快速发展。
加大政府及企业之间对垃圾资源利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该产业更具人才竞争力。
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加大建筑垃圾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率。
三、鼓励企业合理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循环使用及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制造的再生产品。
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方案,鼓励企业将建筑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并给与企业响应的鼓励。例如鼓励工地回填废弃混凝土、废砖、废砂浆;废弃钢筋、铁料送回收站,并换购新的钢筋。
加强对建筑垃圾资源制造的再生产品的介绍及利用的推广。对再生品的市场规划及再生品的利用补贴等。
四、推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建立专业处理垃圾场
建筑垃圾的处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建立建筑垃圾场。建筑垃圾场的位置由城市规划部门确立。设立建筑垃圾场的目的是实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阻断工业污染垃圾的进入途径。建筑垃圾场确立以后,无论是新建、改建、拆除的剩余建筑垃圾,施工单位必须运往建筑垃圾场。经分离处理后的垃圾从新投入利用,环保、节约资源。
五、大力研发处理建筑垃圾循环技术和机械设备
建筑垃圾之所以没很好地循环再利用,关键就是缺乏处理设备。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实际上是把功能不同的破碎设备、筛选设备、传送设备及除去杂质的设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大力研发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技术和机械设备。引进先进建筑垃圾循环技术和机械设备及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
六、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耐久性环保材料
新型优质的建筑节能材料,一方面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功获得有效改善,使房屋环境质量和居住舒适度都能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采用新型的循环利用的建筑节能材料,还能将各类工业固体废物“变废为宝、重复利用”。在建筑领域加强研发并推广应用以固体废物为原料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是提高我国资源利用率、改善环境、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七、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转变大家的观念
加强宣传,让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再利用的资源,同时提高建筑工人的环保意识,并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介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