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是东莞市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停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3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新增停车位不少于10万个,截至2023年第2季度,全市累计新增5.5万个停车位。其中,建筑配建车位约4.57万个,路外公共停车位约1万个。我市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停车矛盾缓解,社会认可度与满意度有所提高,全市治理停车工作仍有短板,如部分学校、医院、景区等重点地区的没有完全解决,停车资源整体利用率还待进一步提升。
  2023年我市启用或者正在实施的立体停车项目有:南城市民花园机械立体停车库、石龙镇中心小学机械立体停车库、南城汇一城立体停车场、洪梅政务服务中心立体停车楼、万江人民医院立体停车楼、莞太路-黄金路路口机械立体停车库等。由于立体停车场造价高昂,仅靠停车费无法盈利,甚至有的项目停车收入无法覆盖维护成本,进而导致设备老化产生故障,造成恶性循环。如何让造价高昂的立体停车场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吸引更多资本参与建设,从而缓解停车难的困境。

      建议1、一、加快推动出台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补充说明:建议加快推动出台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办法,降低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准入标准,鼓励社会资本、村(社区)等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参与停车设施的装备研发、建设、维保、运管,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申请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通过改革停车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消除社会参与的既有障碍。对停车需求较大、收益较好的中心城区、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区域的停车设施,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投资为主开发运营。有条件的城市片区可通过项目打包、统一招标、规范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行规模化开发。对停车需求较小的区域的停车设施,可通过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政府适当让渡项目收益权等方式,适当情况下,考虑可以给予建设单位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制定停车设施设备分类及审批管理办法,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并联审批、联审联办等形式优化审批程序,简化报建程序,大力支持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加快项目落地建设。
        建议2、进一步推广“立体式停车+商业”示范项目,盘活立体停车场运营,充分挖掘项目自身收益
       补充说明:借鉴我市东实停车楼南城市中心“小白楼”牵手天台CAR啡的有效经验,盘活了夜间存量停车资源,激活剩余商业空间,刺激余下铺面的招商。可见,为投资或者运营立体停车设施的企业能够从中受益,允许新建停车场允许配建一定比例的附属商业建筑面积,例如不得减少原有停车面积的情况下,允许配建儿童乐园、安装充电桩、开洗车店、咖啡餐饮店,顶楼配建足球场、羽毛球场和网球场,底楼规划建设为商铺,增加停车位,又增加了商业店铺面积,做到“停车+商业”的相互促进,提高了整个立体停车场的商业活力和夜间低峰时期的停车需求。建议继续推动属地政府、市属国企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建设一批具有一定收益且符合投向债券领域要求的停车设施项目,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便民设施,提升项目综合收益能力,实现项目融资平衡。建设立体停车场试点,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等条件下,通过总体规划布局,先行在全市几处代表性区域内选址试点运行立体停车场,借鉴成功试点加大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停车场的建设和经营并给予优惠,鼓励建设占地少、容量大、存取车安全方便的机械化公共立体停车场。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可以展示立体式、智能式停车设施的优点和应用前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通过示范项目的运营和管理经验,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规范,推动“立体式停车+商业”停车设施的普及和应用。


提案者: 杨敬辉

发展和改革局(会办)关于对20240084号提案的答复内容


一、加强立体停车设施项目专项规划建设。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停车资源供给缺口大,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市已专项建立停车设施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停车设施发展各项工作,制定工作目标、任务和计划,并组织落实。我局实地调研了停车泊位紧张的典型镇街,并了解镇街在推动建设停车场时的堵点、难点,联系贵局、市自然资源局座谈研究推进停车设施项目建设的高效路径。我局积极配合,完成了全市立体停车场建设情况及收益成本初步测算,协助编制立体停车设施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全链条实施方案,推动立体停车设施项目建设落地,精准增加停车资源供给,改善城市静态交通环境。
  二、调动村(社区)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积极性。盘活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激励推动村(社区)规范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建设公共停车设施,缓解停车难问题。我局配合研究了村(社区)非营利性公共停车设施的有关事宜,对采取社会公共(公益)性配套停车设施政府指导价进行停车收费的村(社区)公共停车设施开具非营利性证明,减少村(社区)筹建停车设施的成本,提高村(社区)建设停车设施的积极性。
  下来,我局将配合加快推动全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落实,全链条推进立体停车设施项目规划建设管理,落实非营利性公共停车设施的有关事宜,通过一系列规划用地、政策激励、推动示范项目等措施,谋划一批、推动建设一批、建成一批立体停车设施项目。


办理单位: 交通局,国资委,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