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91万辆,交通通行压力逐步增大。改善交通系统,提升通行效率,减少人们每天的通勤时间,是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道路按照交通功能定位可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就像人体的“动脉”,次干道和支路网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在主动脉运作有限的情况下,毛细血管过少或有问题,必然会带来供血不畅。打通以次干道、支路及支路以下道路系统组成的局部交通系统网络,有利于盘活道路存量资源,均衡道路交通流量,对缓解交通意义不小。
  在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支路网络中,主要存在两种交通指示规则。一种是以“停止”指示牌为标志的路口,机动车必须在路口完全停止观察其他方向没有车辆才能通行,这种路口不用等待红灯,在车流量较小的路口极大增加了道路通行效率。另一种以交通指示灯为标志,配合车辆感应装置,使得车流量较大的方向绿灯保持常亮,只有在其他车流较小方向有机动车通行时才会变成红灯,这同样高效提升了路口的通行效率。
  目前,我市在交通指示灯及监控设备等硬件设施上具有充足的投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
  1. 交通灯通行时长固定,尤其是在交通支路网中,经常出现某些方向某些时段车流量较大出现拥堵,而其他方向车流量小出现空等的现象。
  2. 相邻交通灯之间没有联动,车流出现停顿、阻滞的不畅通现象。
  3. 在城市支路等较窄道路中出现大量违停车辆,阻碍正常交通通行。

     建议1、建议建立交通灯智慧感应系统
    补充说明:通过视频监控探头与交通灯连接控制,实时监控路口车流量,实施大流量方向常绿、小流量方向临时等待的策略,实现车辆智慧通行,提高车流通行效率。
    建议2、建议建立区域交通灯联动系统
    补充说明: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区域交通拥堵程度,联合交通指示灯梳理道路车辆,使通行顺畅合理。
    建议3、建议加强道路停车区域管理
    补充说明:一方面进一步增加城镇停车位,另一方面加大违停处罚力度,做到梳堵并进,减少交通支路网络拥堵现象。


提案者: 鲍煜

交通局关于对20240076号提案的答复内容

针对有关问题,我局结合2024年市民生十件实事、市投资年及百千万工程有关要求,多措并举增加停车位供给,缓解停车难问题。



办理单位: 交警支队,交通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