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同时也出现了产业结构单一、文化软实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足。东莞拥有独特的 岭南文化、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但这些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利用,发挥的作用有限。现有博物馆、文化场馆等文化设施也相对单一,参与互动性较弱,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丰富。
(二)文化旅游品质有待提高。东莞现有的主要景点以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为主,参与互动和体验的项目较少,文化内涵不够丰富。游客的参与度不高,停留时间短,复游率低。
(三)文化旅游融合程度不高。东莞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还较为分散,很多文化场馆、博物馆等与旅游开发利用率不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氛围不浓。
建议1、加强文化资源整合,丰富文化供给
补充说明:建立统一的东莞文化资源数据库,数据库应当收录东莞所有的文化场馆、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艺术团体等文化资源信息,定期更新,便于相关部门查询决策。科学布局文化场馆,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应根据地区文化特色和群众需求,合理布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中心、艺术院校、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等文化场馆,重点支持东莞独特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围绕岭南文化、客家文化等,挖掘东莞历史名人事迹、民间传说、传统工艺等资源,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文化IP。支持原创音乐、戏剧等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丰富文化生活供给,鼓励文化企业开发具有东莞特色的文创产品,举办东莞特色文化节慕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博物馆与商业、科技、教育的有机融合,实现全民参与。
建议2、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体验
补充说明: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在自然景观区增设文化解释设施,丰富景点文化内涵,在历史古迹区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加强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开发特色主题旅游,依托东莞的文化资源,开发体验式、互动式主题旅游项目,发掘传说故事,进行文学创作来丰富景点,打造特色民宿,提供深度的本地生活体验。丰富旅游活动形式,开发夜间参与性旅游项目,举办主题文化节慕活动,丰富游客体验,开发结合东莞特色美食的美食之旅,利用数字技术增强互动性。
建议3、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补充说明: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互动,合理布局文化场馆,强化与景区的连接,在景区建设文化展示设施,在文化场馆设置旅游窗口,共建文旅停车场、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共同开发融合文化与旅游的新产品新业态,构建从研发、设计到推广的文旅产业链,鼓励文创企业与旅行社合作。完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环境,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成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联合工作机制,制定政策支持文旅融合,完善法规标准,加大文旅融合项目的投入力度和宣传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