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动《东莞市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有效落地,综合考虑我国新型储能行业突出问题和东莞市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对东莞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和单位开展了实地调研。通过深入挖掘实际问题,结合东莞发展新型储能的基础情况,我们从新型储能技术选型、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大湾区协调发展角度提出促进本市新型储能行业发展针对性建议。
一、东莞市新型储能现状总结
1、东莞市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产业链完整制造能力强的优势
东莞在消费电子产业以及电池行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在当前新型储能产业中最活跃的电化学储能领域,东莞的产业基础、产业链条及配套均位于全国前列。而近年来东莞市也有越来越多企业跨领域布局电化学新型储能赛道,集聚了覆盖电池材料、设备、制造、系统等环节。
2、东莞市在电化学储能领缺“龙头”且“链主”企业实力较弱
东莞市企业储能技术产品创新不足、核心技术薄弱、产业链价值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大部分企业从消费类电池转型做储能,与国内头部储能企业相比,技术实力整体较弱,缺乏品牌知名度,普遍搞贴牌生产。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集成系统(ESS)、热管理、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池设备等环节2022 年在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出货情况进行排名中前十企业没有一家注册在东莞。
提出建议:
建议1、适当扶持非锂电路线的研发型企业
补充说明:非锂基电池的研发、生产离不开技术创新,东莞恰恰就有这样的技术和工艺。以水系锌离子电池工艺为例,叶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干法电极技术同上市公司科力远(600478)共建了干法电极制造平台。该工艺对电极材料和PTFE原纤维化再成膜,而传统工艺是浆料涂布后再烘干去除有机溶液与水后成膜,区别类似于钢筋混凝土替代垒砖、夯土结构。干法电极技术不仅仅是节省了电极的生产成本,也提升了电极的性能以及使用电极材料的范围。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开始被特斯拉用来生产4680电池。除了干法工艺,叶芝电子还有独特的PPS无孔固态隔膜材料,由上市公司山东章鼓(002598)及恩捷股份(002812)参与投资,极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也保障了水系锌离子电池等非锂基电池的循环寿命。
建议2、促进东莞市非锂路线储能金融支持
补充说明:建议从市级产业投资基金安排部分额度投向非锂电路线企业。加强引导我市产业投资母基金等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发挥创投机构的资本引领作用,引导我市银行保险机构、国有投资平台、相关园区开发平台联合增加对新型储能产业投资基金募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实施新型储能在非锂电路线优惠利率中长期信贷专项贴息政策,支持非锂电路线新型储能企业融资担保服务;鼓励采用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非锂电路线新型储能项目设备采购。通过上述措施帮助企业丰富融资途径,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本土龙头企业股改上市。
建议3、发挥制造业优势推动建立大湾区城市储能行业合作框架
补充说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储能发展各具优势。香港、澳门:金融优势;深圳:拥有电池及储能头部企业比亚迪、具备先进制造业优势;珠海:具备化工区与深水港两大独特优势;广州:2023年成立广州储能集团,高校和科研机构具备优势;东莞:制造业产业链完整,制造业体量巨大。惠州、佛山、肇庆、惠州、中山、江门等大湾区城市各自自身独特的优势。建立大湾区城市储能行业合作框架,把国家统一大市场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储能领域做深度融合,从“过度竞争”走向“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东莞制造业优势在合作框架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储能行业在珠港澳大湾区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