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众多青年劳动者,他们对工作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但新产业增长带来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和工作生活平衡难等问题,需采措施确保青年劳动者福祉。
  企业应遵劳动时间法规,禁止强制加班,并引入弹性工作制和远程办公降低工作压力,提升效率。在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方面,企业应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提供有竞争力待遇,保留人才。提供职业培训、晋升机会和股权激励,增强员工动力和归属感。
  企业还应改善工作环境,确保安全卫生和舒适,比如进行定期安全培训、调节办公室温光度和提供合适家具。同时,培养健康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组织团建和员工交流,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效率,并鼓励参与公益如环保活动,提升企业形象,激发员工社会责任。
  通过这些建议,提升东莞新兴产业青年劳动者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吸引留住人才,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符合劳动者利益,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建议1、建立全面的劳动者健康与福祉保障体系
    补充说明:为了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提升其生活质量,建议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确保企业执行法定工作时间,同时为劳动者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职业发展规划服务。主要措施包括:   开展定期的企业劳动时间抽查和员工满意度调查,以监控并确保企业遵守劳动时间法规,减少非法加班现象。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员工应对工作压力,提升其心理韧性。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持续职业培训,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进步。
    建议2、完善职工薪酬福利与职业发展机制
    补充说明: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建议引导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和福利体系,并搭建职业晋升培训体系。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市场同步的物质待遇标准,使员工的收入与市场水平保持一致,保障员工的物质生活需求。   提供多样化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实施股权激励、期权、绩效奖金等人才激励计划,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建议3、推广弹性工作制度与工作生活平衡政策
    补充说明: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建议鼓励企业根据工作性质实行弹性工作制度,保障员工休息权利,并引导企业提供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措施涵盖:   推行在家办公和弹性上下班时间,以降低员工的通勤压力和提高工作灵活性。   提供带薪休假、托儿服务和员工家庭日等措施,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提高员工的整体生活满意度。
    建议4、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与舒适性建设
    补充说明:为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建议加大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并优化工作环境。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演练,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改善办公设施,如调节光线、温度,提供符合人体工学的工作椅和桌,以及休息区域,以创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组织员工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预防教育,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建议5、培育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感
    补充说明: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对提升企业形象和员工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组织公益活动和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和社会形象。实施措施应包括:   定期举办团队建设活动和员工交流,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员工之间的沟通。   鼓励企业开展社会责任项目,如环保、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并鼓励员工的社会参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积极响应员工合理诉求,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提案者: 邓耀升

关于“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与舒适性建设”的建议非常中肯,我们表示赞同。为进一步落实全市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推动全民消防素质提升工程,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健全基层安全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新兴产业从业青年劳动者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提高自防自救水平,我支队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盯重点,持续推进宣传教育培训。在完成去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培训目标的基础上,今年持续深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结合集中除患攻坚行动一体化推进“一线重点人群开展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落实新兴产业劳动者大演练大培训活动,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掘、统筹和利用,搭车各级政府、部门的宣传资源,进一步有力推动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责任。重点加强该行业场所监督检查工作,各级消防部门推进“护企暖企行动”,指导场所开展安全隐患整改。重点深化产业员工“四个能力”和“一畅两会”能力建设,组织高新科技企业、新能源新材料、多业态经营行业等重点场所开展集中培训,瞄准新兴产业员工业务培训,落实每半年至少一次“畅通生命通道”系列疏散逃生演练。
  二、注重方式,持续推进系列宣传活动。结合东莞实际和风险领域特点,瞄准千万产业工作,依托“3+N”平台,实施“产业工人消防素质提升计划”提升工程,发动青年群众参与“学习、实操、演练”三个一”活动,依托消防志愿者和义务培训组织,运用社会化手段和媒体平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讲团宣讲活动,在产业场所重点开展消防安全职责落实、行业风险隐患、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的授课宣传,讲授消防隐患发现、初期火灾扑救方法、自救疏散逃生知识。宣传用好《全民消防安全指导手册》,联合团市委发展一批消防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参与微体验点科普宣讲服务活动,打造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体验、宣传。持续加大全市消防科普基地、微型体验点和消防站开放力度,致力培训消防准专业技能人员,现场体验火场疏散逃生及自救方法,零距离接触消防、学习消防,切实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同时,充分调动相关行业协会、公益组织、专业机构、社会单位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宣传教育的优势,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三、拓宽平台,持续巩固消防宣传新阵地。随着网络高速发展,通过手机获取资讯愈发成为青年群体首要载体。为此,持续擦亮本土消防宣传品牌,加强与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东莞广播电视台等网络运营媒体共建合作,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等新兴平台密集播发消防安全公益宣传,持续加大消防宣传产品制作和“供给”力度,联合市镇两级媒体多形式开展直播活动,开设“隐患曝光”和消防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治理专栏,积极发动各级新媒体平台,镇街融媒体中心、政务短信平台开展消防安全提示、防灾减灾常识、火灾案例警示等“全覆盖”宣传。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突出高新产业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围绕风险隐患辨别、消防安全科普、逃生自救技能等主题,策划制作警示科普类宣传产品。同时,利用“消防学习云平台”、“东莞消防”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组织人员开展线上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培训,推动实现多渠道学消防的教育模式,把消防知识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的工作与生活中。
  下一步,我们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全民消防素质提升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新兴产业从业青年劳动者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的能力,提升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高质量东莞努力营造平安和谐的消防环境。(消防支队)

办理单位: 市人社局,消防支队,市总工会,市卫生健康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