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迈向高端化的重要依托与主攻方向,也是粤港澳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东莞是闻名全球的制造业名城,是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和展示窗口的重要核心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坚持实体经济的正确导向指引下,东莞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等城市一起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世界先进的产业链,在当前遭受诸多不确定性的冲击的时期,东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一起保持了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和灵活性,但同时,由于东莞制造业发展还面临着规模总量不占优势、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推广应用程度不高、产业转型升级进程较慢、加工制造业外流等因素的挑战,距离“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建议由政府主导,企业锚准方向,把握机遇,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保持制造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已有的独特优势,续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制造业核心高地,为东莞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与活力。

建议1、甄选、培育、扩大优质产业集群规模

    补充说明:在当前遭受诸多不确定性冲击的严峻时期,首要任务是尽力保护本土原有的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如:电子、毛织等,同时进一步推进东莞制造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以现有的优质(有发展潜能)的制造业产业链为着力点,甄选并着力培育、巩固和强化东莞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促进东莞制造业做优做强,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提升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产业实力和全球竞争力。
    建议2、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
    补充说明:对东莞的加工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建议工业信息化局主导,大力发展本市工业互联网,以数字化助推东莞加工智能业的迭代升级,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渗透到制造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东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建设,以产业升级提升我市高端制造核心竞争力,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建议3、重视高端制造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
    补充说明: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政府精准帮扶,营造良好配套支持环境,加强与港澳地区及其他城市的合作。重视高端制造领域的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能僵硬地以学历为主,专业领域人才评价的标准要务实多元化有专业特色,既要培育关心爱护留住既有人才,又要吸引有实力和实绩的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落户,培育和引进人才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才能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建议4、实施政策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补充说明: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实施有效的政策扶持,引导标杆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增加投入,对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实施税收优惠,引导和鼓励金融及社会资本扩大制造业创新投资。同时着力支持制造业投融资、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东莞现代制造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提案者: 寮步镇政协小组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2024002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寮步镇政协小组在市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将东莞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核心高地的建议》(第20240029号)收悉。针对建议提出的“重视高端制造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意见,现结合我局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我市历来重视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工作,自2013年起,聚焦重点发展的行业、产业和领域,先后出台修订《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东府办〔2021〕53号,以下简称《特色人才办法》)《东莞市省级以上人才计划配套服务实施办法》(东府办〔2021〕54号,以下简称《配套服务办法》),大力引进培养行业、产业和领域紧缺急需或做出相应贡献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一、多措并举,致力营造特优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对获评选为东莞市特色人才或获省级以上人才配套服务资格的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最高每月6000元租房补贴、最高35万元生活补助、最高100万元创业贷款贴息、最高10000元/年健康体检补贴,以及医疗、子女入学、出入境便利和多项优才服务等全方位扶持,营造特优配套支持环境。其中获省级以上人才配套服务资格的视情况给予最高1:2比例的配套资助。
  二、多元评价,不拘一格让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特色人才通过认定,评定和市委、市政府“一事一议”确定等三种方式评选,其中特色人才认定是以本行业领域公认的能集中体现人才层次水平的荣誉称号、奖项、技术职务及代表性业绩为基本依据,按《特色人才办法》附件《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认定部分目录,按程序直接确定申请人的特色人才类别;特色人才评定是指依据《目录》中的评定部分目录,委托第三方机构聘请省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组建评委会,按程序通过专家评审确定申请人的特色人才类别。避免僵硬地以学历为主对人才进行评价,实现多元、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三、双管齐下,不断拓宽政策覆盖范围
  2021年修订出台《特色人才办法》,放开来莞时间限制,不再作申请人须在2013年3月13日后来莞工作或创业的要求,将在东莞工作多年,在本市成长成才,获得实绩的人才纳入政策,将以引进人才为主的政策定位,改为引进与培养并重。
  下来,我局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做好现有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继续探索营造更优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研究更有效的政策措施;继续探索更好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研究更贴近产业,更好支持产业的人才评价方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核心高地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此函。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6日

办理单位: 市工信局,发展和改革局,市人社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委金融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