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辅导班成了孩子另一个“家”,名目繁多的培训班纷纷登场。发传单、贴广告、亲身介绍等涌至街头和小区。在各中小学附近就有多家辅导机构,英语、数理化、象棋、美术等遍地开花。但繁荣背后,辅导班市场却存在较多问题:
一、办学场地简陋,存在安全隐患。不少培训机构租用民居、老旧的小区做校舍,教学辅导场所狭窄,通道昏暗,教室拥挤,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简单,消防设施和必要的逃生工具缺乏,存在非常严重的事故隐患,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二、正规教师欠缺,培训效果欠佳。据了解,培训机构的教师主要是少数在职教师、离职老师、退休老师及部分没有教师资格的社会人员组成,没有签定固定的劳动关系,多数以合作、兼职或临时工形式存在,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素质参差不齐,往往一个老师辅导数学语文英语几科,培训效果不佳。
三、没有办学资质,扰乱教育秩序。目前在我市教育局登记注册的民办培训机构有361家,大部分辅导机构没有注册,不能出示《办学许可证》及相关资格证书。
四、没有统一标准,收费因人而异。听上去差不多的辅导班,价格却有很大的差别。同样是小学语数英课程“一对一”辅导,但价格却从每小时40元到每小时200元不等,最高相差到几倍,以一年上80次课为例来计算,每年就能相差近13000元。
五、学生多多益善,管理工作欠缺。许多机构没有规定人数,反正越多学生越好,往往一个老师兼职几科,管几十个学生,教学质量、人身安全等各方面都得不到保证。
六、发布虚假宣传,骗取家长钱财。为了招揽生源,‘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非常普遍。 ”很多辅导机构都打出广告:某学校特级教师执教或与某学校合作;辅导的学生考上某某名校等,虚假信息欺骗家长学生。
办 法:
一、由教育局牵头,综合各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注册登记、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依法牵头对无证教育培训行为实施查处取缔职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公安、卫生、药监等职能部门则根据各自法定职责分工,在培训资质、广告宣传和商标注册权保护、不正当竞争、治安消防、卫生及食品安全等领域依法开展监督管理。
二、区别对待,实施全方位监管。要加大力度打击取缔一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和无法规范达标的无证教育培训机构;对有牌有证的教育培训机构,要明确、细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分工合作,以便更好地规范我市教育培训机构。
三、统一价格,加强收费管理。物价主管部门根据辅导机构的类别制定相关的收费标准,全市统一价格,要求辅导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公示,收费应统一使用税务票据,物价主管部门定期进行监督,对乱收费的机构采取相应的处罚。
四、深入宣传,切实维护家长、学生的合法权益。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往往盲目听信虚假宣传,对培训机构缺乏鉴别,对培训效果无从维权。因此,建议教育局定期公告符合办学条件的培训机构及各辅导机构的评估检查情况,曝光非法教育培训机构。让社会大众了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资质与办学水平。同时,鼓励民众在遇有纠纷或发现无证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时,及时通过司法途径或者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