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深入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既有助于民营企业实现 可持续发展,又能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追 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关注社会公益慈善事 业, 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东莞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关 注并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 目前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1、参与程度不够深入:部分民营企业仅停留在捐款捐物等表面层次,缺乏长期、系统地参与公益项目。
2、资源分配不合理:部分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时,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如重复捐赠、财物管理不善等。
3、政策支持不足: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政府和相关组织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4、难以找到慈善机构合作:很多企业或商会、协会几乎找不到 慈善机构进行定向定点捐赠,导致捐赠行为五花八门,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监管,缺乏透明度,容易滋生腐败。
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拟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为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政策支持。如设立专项基金,对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民营企业在所得税征收方面给予直接全额抵扣等。
2、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培训、论坛等形式, 加强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教育,做到合法捐赠、规范捐赠,公开透明,增强其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搭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政府部门和商会、行业协会等社 会组织多为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提供信息、技术等支持,指 导民营企业、商会、协会优化资源配置,引荐慈善机构合作,提高公益项目的实施效果。
4、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创新:积极探索公益创新, 针对不同人群、场景提供最有价值、最具效能的公益服务,支持民 营企业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公益模式,如公益创投、慈善信托、 专项基金、社会企业等,为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提供更多途径。
5、对民营企业的公益慈善行为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媒体、网络 等渠道,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典型案例,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形象,激发更多民营企业投身公益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