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东莞交警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391.54万辆,超过广州,但停车位新增较慢,停车位缺口巨大,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中心区域、商业区、居民区等人流密集地区,停车位紧张、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市容市貌。近年来,政府部门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设停车场、优化停车管理、推广智能停车等,但停车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地停车管理进行全面梳理和改进,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建议清单:

    建议1、加快公共交通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
    补充说明:我市公交系统暂不发达,线路和车辆较少,没有形成公共交通网,所以市民大多被迫采取自驾出行方式,因此进一步造成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减少,公共交通投入产出比低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建议下定决心加大公共交通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形势,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此外,建议针对人流量较高的地铁站和主要交通枢纽,设置专线并增加专线车数量,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建议2、解决立体停车场建设阻力
    补充说明:立体停车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设备成本等。这些初期投入可能导致立体停车场的运营成本较高,使得其经济效益不如预期。建议对立体停车库项目投资方予以补贴或提供贷款贴息,提高项目IRR。此外,建议尝试建设-转让模式,政府、国资作为投资方建设立体停车场然后转让或者委托给社会方运营。
    建议3、对于新建项目停车规划进行政策性要求
    补充说明:针对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动以及新建工业、商业、地产等项目,通过提高规划设计条件中车位配建要求,增加停车位供给。
    建议4、在机关事业单位探索“共享停车”可行性,盘活存量资源
    补充说明:建议先尝试推行机关事业单位车位错时共享等政策,结合物联网、视频检测算法等技术,实时监测车位状态,通过设置预约车位(闲时车位),使车位信息实时共享。当私人车位闲置时,可发布共享计划于相关平台中,最大化提升车位利用率。
    建议5、加强社区(村)规范化和智能化管理
    补充说明:社区(村)是停车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建议一方面通过AI+传感器+智能摄像机等实现社区(村)智能化管理,对社区(村)乱停车、乱摆摊、违规占用停车位及消防车道等行为进行智能预警与管控。另一方面,通过清理垃圾、废墟、违规摊点等挖掘社区(村)潜在停车位;同时,清理长期停占的“僵尸车”,增加社区(村)停车位供给。

提案者: 尹浩林

住建局对建议三答复:若老旧小区内居民改造意愿统一且符合实施方案中相关条件的,可将新建(改造)停车位纳入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进行改造。2024年推动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行停车场改造。

市自然资源局对建议三答复:根据市政府工作指示精神,为响应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满足市民对居住区停车位需求的工作要求,我局对《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规定进行了两次调整,后续将继续根据市政府指示适时优化调整。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建议五答复:当年我局印发了《城管领域乱停车违法行为查处工作指引》,加大对绿化带违规停车行为的执法力度。机动车辆违法停放在城市绿地,驾驶人现场拒绝立即驶离的,或经口头教育、免罚承诺后,再次发现违规停放在绿化带的,城管执法人员将利用东莞城管“e执法”系统直接作出简易处罚决定。

交通局对建议一答复:

(一)促进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我局持续推动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优化工程,通过全面梳理各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慢行等换乘设施的便捷度和供给度,建立地铁、公交和慢行等多方式一体化公共交通衔接换乘体系。今年来,结合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线、广汕高铁新塘站开通,我市延长了莞75路、莞G7路、莞86路等公交线路延至广州地铁黄埔新港站和广州新塘火车站,加强与毗邻市地铁系统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公交接驳,促进各交通枢纽之间的高效连接。
(二)拓展多元化公交服务。我局鼓励各公交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通勤、学生上学、节假日景点、重要体育赛事等出行需求,在市域范围内开通定制专线、学生专线、节假日专线等,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时段的出行需求。并鼓励公交企业积极探索新运营模式应用,适度扩大随需公交服务范围。目前我市共开通有定制出行线路55条、假日专线6条、学生线路106条,并推出18个区域“随需公交”服务。同时,市国资委也积极推动交投集团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推动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下来,我局将会同市公交企业,结合各枢纽区域的公交客流分布特征及市民反馈,根据市民需求灵活调整临近公交线路,并持续优化片区随需公交服务。

交通局对建议二答复:

(一)促进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我局持续推动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优化工程,通过全面梳理各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慢行等换乘设施的便捷度和供给度,建立地铁、公交和慢行等多方式一体化公共交通衔接换乘体系。今年来,结合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线、广汕高铁新塘站开通,我市延长了莞75路、莞G7路、莞86路等公交线路延至广州地铁黄埔新港站和广州新塘火车站,加强与毗邻市地铁系统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公交接驳,促进各交通枢纽之间的高效连接。
(二)拓展多元化公交服务。我局鼓励各公交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通勤、学生上学、节假日景点、重要体育赛事等出行需求,在市域范围内开通定制专线、学生专线、节假日专线等,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时段的出行需求。并鼓励公交企业积极探索新运营模式应用,适度扩大随需公交服务范围。目前我市共开通有定制出行线路55条、假日专线6条、学生线路106条,并推出18个区域“随需公交”服务。同时,市国资委也积极推动交投集团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推动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下来,我局将会同市公交企业,结合各枢纽区域的公交客流分布特征及市民反馈,根据市民需求灵活调整临近公交线路,并持续优化片区随需公交服务。(一)鼓励综合开发利用。为鼓励停车产业化,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文件,在不改变用地性质、不减少停车泊位的前提下,对于经营性停车设施,允许配建不超过20%的附属商业面积。立体停车场用地配建的附属商业建筑面积超过20%的,鼓励采用S+(两种或以上用地性质混合使用)形式,通过混合用地的方式推动立体停车场的综合开发利用。
(二)出台财政资金激励政策。2024年出台的《东莞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修订版)》《东莞市全链条推进2024年立体停车设施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激励政策,助推项目降本增效。鼓励镇街(园区)积极利用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投资建设立体停车设施,镇街(园区)成功发债类立体停车设施项目,由市财政承接该部分项目20%债券本息作为奖励。

交通局对建议三答复:

(一)促进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我局持续推动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优化工程,通过全面梳理各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慢行等换乘设施的便捷度和供给度,建立地铁、公交和慢行等多方式一体化公共交通衔接换乘体系。今年来,结合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线、广汕高铁新塘站开通,我市延长了莞75路、莞G7路、莞86路等公交线路延至广州地铁黄埔新港站和广州新塘火车站,加强与毗邻市地铁系统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公交接驳,促进各交通枢纽之间的高效连接。
(二)拓展多元化公交服务。我局鼓励各公交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通勤、学生上学、节假日景点、重要体育赛事等出行需求,在市域范围内开通定制专线、学生专线、节假日专线等,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时段的出行需求。并鼓励公交企业积极探索新运营模式应用,适度扩大随需公交服务范围。目前我市共开通有定制出行线路55条、假日专线6条、学生线路106条,并推出18个区域“随需公交”服务。同时,市国资委也积极推动交投集团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推动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下来,我局将会同市公交企业,结合各枢纽区域的公交客流分布特征及市民反馈,根据市民需求灵活调整临近公交线路,并持续优化片区随需公交服务。(一)优化调整停车配建标准。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和市政府指示精神,在《东莞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建设用地停车配建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停车状况和发展情况,市自然资源局于2022年印发了《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停车配建要求的通知》(东自然资〔2022〕302号),调整了部分建设用地停车配建标准;2023年进一步优化了工业用地的停车配建标准,印发了《关于优化《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停车配建要求的通知》。如普通住宅的停车位配建标准2018年前0.5-0.8个车位/100平方米;2018年至2022年≥1.0个车位/100平方米;2022年后提高到≥1.2个车位/100平方米。在后续工作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对停车配建标准进行优化调整,并鼓励各镇街在已有停车配建标准的基础上,出台分片区差异化的停车配建标准,提高片区停车品质。
(二)跟踪落实停车配建标准。在建设项目土地出让阶段,市自然资源局将停车位配建标准作为底线要求列入规划条件;在建设方案审查阶段,我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局指导建设工程合理配置停车设施,要求配建停车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建设工程竣工后,市自然资源局在规划条件核实中详细核实配建停车位是否按已批建设方案落实到位,否则不通过规划条件核实。
(三)财政补助提高建设意愿。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建房(2024)1号)文件精神,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若老旧小区内居民改造、出资意愿统一且符合实施方案中相关条件的,可将新建(改造)停车位纳入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进行改造,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按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现行补助标准,新建(改造)停车位按实施费用50%的标准进行补助,平均每户补助不超过3万元,优先使用上级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市、镇街按3:7比例分担。2024年,我市有清溪镇康怡花园大厦、虎门镇某军队老旧小区、东城街道某军队老旧小区共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展小区停车场改造,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交通局对建议四答复:

(一)促进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我局持续推动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优化工程,通过全面梳理各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慢行等换乘设施的便捷度和供给度,建立地铁、公交和慢行等多方式一体化公共交通衔接换乘体系。今年来,结合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线、广汕高铁新塘站开通,我市延长了莞75路、莞G7路、莞86路等公交线路延至广州地铁黄埔新港站和广州新塘火车站,加强与毗邻市地铁系统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公交接驳,促进各交通枢纽之间的高效连接。
(二)拓展多元化公交服务。我局鼓励各公交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通勤、学生上学、节假日景点、重要体育赛事等出行需求,在市域范围内开通定制专线、学生专线、节假日专线等,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时段的出行需求。并鼓励公交企业积极探索新运营模式应用,适度扩大随需公交服务范围。目前我市共开通有定制出行线路55条、假日专线6条、学生线路106条,并推出18个区域“随需公交”服务。同时,市国资委也积极推动交投集团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推动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下来,我局将会同市公交企业,结合各枢纽区域的公交客流分布特征及市民反馈,根据市民需求灵活调整临近公交线路,并持续优化片区随需公交服务。

交通局对建议五答复:

(一)促进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我局持续推动公交与轨道“双网融合”优化工程,通过全面梳理各轨道站点周边公交、慢行等换乘设施的便捷度和供给度,建立地铁、公交和慢行等多方式一体化公共交通衔接换乘体系。今年来,结合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线、广汕高铁新塘站开通,我市延长了莞75路、莞G7路、莞86路等公交线路延至广州地铁黄埔新港站和广州新塘火车站,加强与毗邻市地铁系统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公交接驳,促进各交通枢纽之间的高效连接。
(二)拓展多元化公交服务。我局鼓励各公交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通勤、学生上学、节假日景点、重要体育赛事等出行需求,在市域范围内开通定制专线、学生专线、节假日专线等,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时段的出行需求。并鼓励公交企业积极探索新运营模式应用,适度扩大随需公交服务范围。目前我市共开通有定制出行线路55条、假日专线6条、学生线路106条,并推出18个区域“随需公交”服务。同时,市国资委也积极推动交投集团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推动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下来,我局将会同市公交企业,结合各枢纽区域的公交客流分布特征及市民反馈,根据市民需求灵活调整临近公交线路,并持续优化片区随需公交服务。

交警支队对建议五答复:

当年完成的事项:一是交警部门日常加强社区(村)范围内的市政道路机动车违停行为整治,指导社区(村)开展内部道路停车秩序管理。2024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处机动车违停行为52.13宗。二是针对道路沿线、巷道、停车场内长期停放、遗弃的“僵尸车”开展地毯式排查,对于能够联系车主的,通知车主及时移动车辆;对于无车辆信息、无人认领的车辆,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违法事实和证据后,全部拖移至指定停车场停放。组织警力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逐车摸排走访,耐心细致向机动车所有人讲解报废车辆留存的危害以及车辆注销业务流程,从源头上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当年推动的工作指导社区(村)做好停车规范化管理工作。
明年待落实事项持续做好机动车停车秩序整治以及重点隐患车辆清理工作。

国资委对建议一答复:

当年完成的事项:针对建议1,市交投集团主要完成了以下事项:一是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二是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

当年推动的工作目前正推动市交投集团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明年待落实事项指导市交投集团优化轨道1号线站点出入口与地面公交停靠站的接驳,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体验,协助相关部门完成轨道1号线沿线站点公交停靠站的改造、迁移及新增等相关事宜。

对建议二答复

当年完成的事项针对建议1,市交投集团主要完成了以下事项:一是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二是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

当年推动的工作:目前正推动市交投集团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明年待落实事项指导市交投集团优化轨道1号线站点出入口与地面公交停靠站的接驳,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体验,协助相关部门完成轨道1号线沿线站点公交停靠站的改造、迁移及新增等相关事宜。
对建议三答复

当年完成的事项针对建议1,市交投集团主要完成了以下事项:一是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二是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
当年推动的工作 目前正推动市交投集团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明年待落实事项 指导市交投集团优化轨道1号线站点出入口与地面公交停靠站的接驳,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体验,协助相关部门完成轨道1号线沿线站点公交停靠站的改造、迁移及新增等相关事宜。

对建议四答复

当年完成的事项针对建议1,市交投集团主要完成了以下事项:一是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二是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针对建议4,市交投集团主要完成了以下事项:试点错峰开放我司下辖驾考中心周屋考场、余屋考场停车场停车位共379个,并对接智慧停车运营平台,便于市民查看停车场开放和收费情况,提高车位利用效率。
当年推动的工作:目前正推动市交投集团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目前正指导市交投集团推动以下事项:一是试点推进驾考中心企石考场停车泊位错时共享;二是为提升停车资源利用效率,向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停车配套服务,于本年度启动研究莞停车运营平台升级改造相关工作。
明年待落实事项指导市交投集团优化轨道1号线站点出入口与地面公交停靠站的接驳,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体验,协助相关部门完成轨道1号线沿线站点公交停靠站的改造、迁移及新增等相关事宜。指导市交投集团持续推进莞停车运营平台升级改造,结合市场需要和运营管理需求,逐步优化平台功能架构。
对建议五答复:

当年完成的事项针对建议1,市交投集团主要完成了以下事项:一是在虎门高铁站开设了学生通学定制专线、港澳客运码头专线、威远海战馆假日专线等多条公交专线,满足多所学校、港澳客运码头以及威远海战馆景点与虎门高铁站之间的出行服务;二是为探索地铁站与住宅区、写字楼之间的微循环接驳服务,开通了微巴1路。
当年推动的工作:目前正推动市交投集团在城际西平西站、西平地铁站以及东城地铁站等区域探索网约公交模式,打造“小青鸟网约巴士”,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地铁+公交的衔接度。
明年待落实事项指导市交投集团优化轨道1号线站点出入口与地面公交停靠站的接驳,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体验,协助相关部门完成轨道1号线沿线站点公交停靠站的改造、迁移及新增等相关事宜。

办理单位: 交通局,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国资委,交警支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