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案背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一般分为全装配建筑和部分装配建筑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建筑的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物。该建筑物的特点是,施工速度快,利于冬期施工,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减少了物料损耗。
  根据《东莞市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年)》的总体要求,至2020年末,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建筑项目(含PPP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至2025年末,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建筑项目(含PPP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70%以上,将装配式建造发展为东莞市主要的建设模式。
  目前,从东莞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公布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名单》显示,东莞市范围内注册混凝土公司共计49家,其中: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范围内有9家,由东莞市中堂(3)、麻涌(2)、望牛墩(2)、洪梅(1)、道滘(1停产)五镇组成。2022年,东莞市混凝土产量总计约3000万方,每家混凝土公司平均年产约63.8万m3。
  二、提案建议
  现阶段,东莞市正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主线,围绕“空间+项目+服务”,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旧厂房腾挪等各种措施,加快基础建设,,促进转型升级,积极拓展全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创新要素聚集的发展平台。面对庞大的基建投入,对于鼓励我市“东莞建造”优质建筑企业参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发展是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可加快推进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
  1.积极鼓励优质企业加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制造行列。在我市“东莞建造”优质施工企业名录范围内寻求发展较好,有能力、有潜力、有需求的优秀建筑企业,侧重市属国企及驻莞央企的参与度。
  2.对属地优质施工企业申办商品混凝土公司资质给予适当支持。根据调研了解,我市优质施工企业在属地的施工任务承揽占其全公司的总业务量占比较大,对混凝土自用及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需求量也较大,且在参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的积极性也较高,在政策范围内可在商品混凝土公司资质审批、产业规划及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支质。
  3.加大扶持优质混凝土公司生产多样化发展方向。对东莞市范围内各混凝土公司深入调研,选取基础条件较好,设备结构完善,经营状况优良的现有混凝土公司,鼓励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扩大发展混凝土预制构件业务,为我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作出努力。

提案者: 周克祥

市工信局(会办)关于对20240001号提案的答复清单
建议一 积极鼓励优质企业加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制造行列。
当年完成的事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从装配式混凝土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了水泥制造业和砼结构构件制造业。目前,我市共有水泥制造业规上企业(行业代码3011、3021、3029)56家,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46家。砼结构构件制造业规上企业(行业代码3022)共12家,其中,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6家。总的来说,我市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具有一定基础。
当年推动的工作 目前,我市装配式混凝土产业链已聚集了一批规上工业企业,但企业规模不大,我局积极支持我市优质施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设立新主体拓展混凝土制造业务,支持混凝土企业拓展预制构件业务。
从企业培育来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特点,我局分类施策,现有企业梯队培育政策针对对象主要为倍增企业、专精特新、小升规等,下来,将积极推动我市潜力装配式混凝土企业纳入目标企业库,以更大的力度培育一批优质企业。
从支持政策来看,我局大力支持我市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及技术更新。一是根据《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资扩产奖励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对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的新建或扩建工业厂房和新购置生产设备按实际投入不超过5%比例进行奖励,单个项目累计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根据《东莞市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的若干措施》积极支持推动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3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大技改”。建议我市优质施工企业、混凝土企业积极把握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增资扩产力度,创新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深度参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发展。
建议二 对属地优质施工企业申办商品混凝土公司资质给予适当支持。
当年完成的事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从装配式混凝土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了水泥制造业和砼结构构件制造业。目前,我市共有水泥制造业规上企业(行业代码3011、3021、3029)56家,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46家。砼结构构件制造业规上企业(行业代码3022)共12家,其中,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6家。总的来说,我市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具有一定基础。
当年推动的工作 目前,我市装配式混凝土产业链已聚集了一批规上工业企业,但企业规模不大,我局积极支持我市优质施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设立新主体拓展混凝土制造业务,支持混凝土企业拓展预制构件业务。
从企业培育来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特点,我局分类施策,现有企业梯队培育政策针对对象主要为倍增企业、专精特新、小升规等,下来,将积极推动我市潜力装配式混凝土企业纳入目标企业库,以更大的力度培育一批优质企业。
从支持政策来看,我局大力支持我市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及技术更新。一是根据《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资扩产奖励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对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的新建或扩建工业厂房和新购置生产设备按实际投入不超过5%比例进行奖励,单个项目累计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根据《东莞市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的若干措施》积极支持推动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3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大技改”。建议我市优质施工企业、混凝土企业积极把握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增资扩产力度,创新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深度参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发展。
建议三 加大扶持优质混凝土公司生产多样化发展方向。
当年完成的事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从装配式混凝土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了水泥制造业和砼结构构件制造业。目前,我市共有水泥制造业规上企业(行业代码3011、3021、3029)56家,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46家。砼结构构件制造业规上企业(行业代码3022)共12家,其中,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6家。总的来说,我市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具有一定基础。
当年推动的工作:目前,我市装配式混凝土产业链已聚集了一批规上工业企业,但企业规模不大,我局积极支持我市优质施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设立新主体拓展混凝土制造业务,支持混凝土企业拓展预制构件业务。
从企业培育来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特点,我局分类施策,现有企业梯队培育政策针对对象主要为倍增企业、专精特新、小升规等,下来,将积将积极推动我市潜力装配式混凝土企业纳入目标企业库,以更大的力度培育一批优质企业。
从支持政策来看,我局大力支持我市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及技术更新。一是根据《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增资扩产奖励项目实施细则(试行)》,对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的新建或扩建工业厂房和新购置生产设备按实际投入不超过5%比例进行奖励,单个项目累计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根据《东莞市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的若干措施》积极支持推动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3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大技改”。建议我市优质施工企业、混凝土企业积极把握政策红利,进一步加大增资扩产力度,创新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深度参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发展。


住建局(主办)关于对20240001号提案的答复清单

建议一 积极鼓励优质企业加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制造行列。
当年完成的事项:近年来已推动561个项目通过了东莞市装配式建筑预评价工作,实施面积3521.1万平方米。
当年推动的工作我市市属国企东莞交投混凝土有限公司已于2024-01-24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

建议二对属地优质施工企业申办商品混凝土公司资质给予适当支持。
当年完成的事项:近年来已推动561个项目通过了东莞市装配式建筑预评价工作,实施面积3521.1万平方米。我局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及《东莞市预拌混凝土发展应用专项规划(2023-2030年)》,做好政策解读、指导工作,开展审批。
当年推动的工作我市市属国企东莞交投混凝土有限公司已于2024-01-24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

不能采纳原因我局于2023年12月印发《东莞市预拌混凝土发展应用专项规划(2023-2030年)》,对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行业规模、行业布局、绿色生产等方面制定了有关规划,并拟定不再新增搅拌站数量。

建议三 加大扶持优质混凝土公司生产多样化发展方向。

当年完成的事项近年来已推动561个项目通过了东莞市装配式建筑预评价工作,实施面积3521.1万平方米。我市工信部门分类施策,现有企业梯度培育政策针对对象主要为倍增企业、专精特新、小升规等。
当年推动的工作:我市市属国企东莞交投混凝土有限公司已于2024-01-24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对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的新建或扩建工业厂房和新购置生产设备按实际投入不超过5%比例进行奖励,单个项目累计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积极支持推动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3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大技改”
明年待落实事项积极推动我市潜力装配式混凝土企业纳入目标企业库,以更大的力度培育一批优质企业。

办理单位: 住建局 市工信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