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门旅游发展的基础与现状

  虎门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销烟古镇,是服装服饰产业繁荣的时尚商城,是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的珠江口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民族复兴之路的起点”,虎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且各类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我市最具特色和唯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曾被评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最具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虎门历史文物众多,目前全镇已登记的文物点有1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历代名人志士辈出,名人文化资源丰富;海、岛、山、林兼具,生态旅游资源多样;此外,虎门还有数量众多、类型多元的酒店接待设施,有规模庞大、配套完善的服装购物商城,有国内服装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服装交易会,有驰名远近的本地美食特产以及虎门大桥、太平广场、地标性城市建筑等现代都市景观。目前,虎门旅游产业已具备较大的市场规模。据初步统计,2012年虎门镇游客量达到1800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1000万人次,过夜游客约150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

  尽管虎门拥有独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并且已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基础,但虎门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之处,亟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一是旅游产品开发不深,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旅游产品以静态展示、被动观光的类型为主,为游客提供互动参与及深度体验的功能不足。旅游产业链短平,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不强,人均逗留时间短,需要进一步深入发掘资源价值,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层次。

  二是资源整合利用不足,处于松散阶段。虎门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但目前对资源的整合规划及开发利用存在不足。由于资源空间分布较为零散,且单项资源规模不大、周边环境及设施欠佳,景区之间的通达性较差,未能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潜在价值及其相互之间的联动效应。

  三是相关产业融合不够,处于初级阶段。虎门的“历史名镇”和“服装之都”两张名片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文化、产业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但现阶段的旅游发展中,对文化、产业的相关资源利用并不充分,与旅游融合的深度不够,未能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办    法:

  一、发展思路

  近年来,虎门镇委镇政府将文化旅游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大产业之一,树立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着力将虎门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针对虎门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多方论证,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发展设想,打造近代史文化旅游品牌项目:通盘考虑、统筹谋划虎门销烟池景区、威远文化生态旅游岛、沙角炮台景区三个景区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通过整合提升各项旅游资源、融合文化、产业资源,保护和完善现有景点,新建一批景点、项目,丰富景点类型、提升景区能级;通过新建和完善一批水陆交通设施,增强交通可达性、景观连续性,使三个景区更加紧密地连为一体。这三个片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整合提升后,景点更加丰富,环境进一步优化,吸引力大为增强,必将吸引国内外的大量游客,为东莞带来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必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三融合的示范,进一步促进东莞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具体建议

  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虎门文化旅游产业,促进虎门旅游做大做强,结合虎门镇近期要重点打造近代史文化旅游品牌,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恳请将打造"近代史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列入文化东莞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并作为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文化项目,纳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二)整治威远炮台、虎门大桥周边的杂乱环境。恳请市政府协调南海舰队,易地重置虎门大桥下的部队士兵楼等建筑物;将从海战馆西门到虎门大桥北侧300米处,共约3.2万平方米的土地纳入威远炮台景区,协调部队把这些用地交由文物部门统一管理、使用。

  (三)整合鸦片战争博物馆西侧鸦博馆、虎门东泰实业、太平电子工业公司、黄河木业共约3.9万平方米的建筑和土地,建设鸦博馆西入口广场和遗址公园,以及广场至现状鸦博馆之间的连接通道和桥梁。恳请市政府明确由市文广新局作为该工程的建设主体,并由市文广新局委托虎门镇实施,建设经费从"文化东莞工程"中支出。

  (四)恳请市政府从规划、国土、建设等方面支持虎门镇将鸦博馆正门前占地约2.2万平方米的虎门粮仓、土产公司改造为胜览太平景区入口广场;同时建设人行天桥连接鸦博馆本部与义勇之冢、广东水师提督署府、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胜览太平、大人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将上述历史文化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可连续观览的整体。

  (五)虎门镇投资建设的威远岛环岛路经过定洋炮台遗址旁,即将建成通车。恳请市政府加快修复定洋炮台、整治炮台周边环境,开发打造定洋炮台景区。

  (六)恳请市政府对海战馆的硬件设施、展览内容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并加快建设海战馆周边道路,与我镇正在建设中的环岛路、南面路、南山路等形成网络。  

提案者: 虎门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