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制造业基地,外来人口居多,众多的外来人口催生了东莞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民办教育促进了我市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拓宽了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改变了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我市民办教育经历了从小规模到上规模,从不够规范到逐步规范,从自发发展到有序发展的历程。如今,东莞有250多所民办中小学,在校生57.1万,教师人数达2.2万多人,有效地解决了大量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弥补了政府公共资源的不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民办学校撑起了东莞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相对薄弱,由于民办教师薪金微薄,待遇以及各类保障与公办教师无法相比,据了解,东莞民办学校教师工资水平普遍3000左右,且工作量大,教师很少有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优秀人才难以留在民办学校任教,导致民办教师流动性大,从而严重影响到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造成了公民办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为了兼顾教育公平,平衡公民办教育发展,安抚稳定广大为东莞教育作出了贡献的民办学校教师,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市、镇财政优势,加大对民办学校教师待遇问题的关注,考虑将民校教师纳入财政补助范围,设立民办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津贴专项资金,逐年对教师进行待遇补助,以提高教师待遇,体现政府切实关心和支持。
办 法:
一、尽快重新核定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目前我市大多民办学校现有规模远远超出办学许可证规定的规模,同时为体现教育公平,近两年政府开始对民办学校在校生实施学费及书本费补贴,为加强对民办学校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杜绝其随意违规招生,需要尽快完成对民办学校重新核定规模工作,使民办学校的班级数量以及每班学生数量严格与核定规模要求一致。
二、设立全市民办学校教师最低工资标准。民办教育发展至今,由于我市还没有制定过有关民办学校教师最低工资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工资水平仍然在低位徘徊,据了解,一般民办学校教师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而且同类民办学校教师工资之间也存在着差距。因此,我市是否可以考虑推行民办学校教师最低工资标准作为东莞市民办学校行业自律和教师从业的一个基本保障,让东莞的民校教师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信心,工作的更加投入,从而促进整体民办教育的质量。
三、设立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专项资金。设立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专项资金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深圳市已为民办教师发放长期从教津贴。东莞市教育部门也开始调研设立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专项资金一事。寮步镇、东城区、塘厦镇等镇区已尝试为民办教师发放长期从教津贴,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东莞市设立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专项资金是大势所趋。
四、制定民办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实施办法。参考深圳市发放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的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东莞市民办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实施办法》,对于学历达标,具有教师资格证在东莞民办学校任教满3年的教师,从第四年开始即可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发放教龄津贴,以后逐年增加100元,直至1000元为止。经费由市、镇两级财政按一定的比例负担解决。
我市如能把提高民办教师待遇问题纳入扶持民办教育规划,切实提高民办学校教师待遇,则将是东莞数万民校教师的福音,更是东莞民办教育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