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的兴起正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重庆、郑州、杭州、宁波5个城市率先实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
东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150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形成以“电气机械及设备、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纺织服装鞋帽”五大支柱产业和“家具制造、化工制造、玩具及文体用品、包装印刷”四大特色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体系,涵盖了32个制造大类行业,且产品品种门类多,这些都是东莞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优势条件。但是,当前东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正积极争取国家的扩大试点,仍处于起步筹备阶段,因此在政策体系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仍需要加快完善。
办 法:
一、加强通关物流环节的建设和监管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主要通过邮寄、快递等方式实现货物的进出境,但由于相关管理不够规范,目前通过邮寄、快递方式通关存在物流信息不真实、报关数据缺失等情况。一方面导致部分出口业务脱离监管,同时也不利于出口企业申请出口退税、货物出口融资等。因此需要加强通关物流环节的基础建设和监管,建立规范、高效并能有效监管的物流监管体系,既保证通关的便利性,又能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二、加快完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配套设施建设
利用东莞在全国率先启动“加工贸易管理服务平台”的“四方联网”建设成果,加强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共享,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加快将联网管理的部门延伸至税务、工商、外汇管理、银行等部门,并在此基础上着手规划建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实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一站式”的综合管理。
三、加快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规划建设
借鉴全国首批5家试点城市的做法与经验,着手规划建设我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产业园区。在市政府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集跨境电商、保税仓储、职能物流、跨境金融支付、日常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服务集群。
四、加强对跨境电商的信用监管
由政府牵头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第三方信用管理平台,培养国内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提高国内企业的信用透明度。同时,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咨询平台、政策宣传平台,严肃查处商业欺诈,加强信用监管,同时也为企业的业务咨询和政府的政策宣传提供途径和便利。
五、加强对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的政策支持
一是从税收、专项资金等政策层面加强对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例如在市政府每年1.5亿元发展电子商务的专项资金中适当对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给予倾斜支持。二是从管理层面,要加强对本土电子商务企业的统一管理,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快出台行业规范,促进行业自律,推动企业合法、合规、快速发展。三是根据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不同,通过出台专项政策,引导企业在B2C、B2B、C2C等细分领域进行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