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不良网贷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逐步表现为诱惑贷,高利贷,催命贷.校园不良网贷导致青少年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理性的消费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
一、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
网上贷款分期消费门槛低,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的平台,但不少人消费欠理性,造成学生负债累累,青少年的经济来源于父母,大部分学生为了偿还而选择兼职,有的经常逃课,有的甚至迫于偿还压力选择直接不上课,任意挂科,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网贷平台进入校园的途径目前难以杜绝,学生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一旦学生还不上贷款,贷款公司威逼还款方法则是去学校闹事或打电话骚扰辅导员,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选择逃避,甚至直接选择退学。
二、易引发学生心理扭曲,甚至酿成悲剧
青少年们使用网贷大多是为了满足超前的奢侈消费观,主要用于购买高档手机、电脑等名牌电子产品,同时青少年极易产生攀比消费心理、追风消费心理和炫耀消费心理,网贷消费平台正是看中青少年们的这些消费观念,纷纷鼓动青少年“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为青少年的超前的奢侈消费观大开方便之门,一再降低贷款要求来满足青少年需求。从而使青少年不断滋长了把消费当成了快乐,膨胀了自己的虚荣心,放纵了自己攀比追风的消费心理,而忽略自己的实际还贷能力,在无力偿还时,就要面临贷款平台的电话恐吓、短信骚然等暴力催收,导致许多青少年容易产生心理扭曲,有的选择铤而走险,采取诈骗同学或偷盗的办法来获取部分偿还资金,给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酿成轰动一时的悲剧。
三、增加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青少年网贷普遍现象是放贷门槛低、手续简单,但贷款利率高。青少年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支付的生活费,还贷则是从其日常生活中开支,造成还贷极为困难,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担。当青少年陷入无力还贷时,青少年的家庭则成了网贷的直接买单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办 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开展普法教育,提升青少年的辨别力;加强消费观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抵制力;加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免疫力”。让校园不良网贷失去存活的市场,还校园清新自由的氛围。
一、张贴宣传标语,宣传关于网络贷款的法律法规政策;
二、组织如何防范“校园贷”的学习,邀请领导或专家进行宣讲;
三、组织法律知识的小测试,可以采取纸质答题,也可以采取网络答题的形式;
四、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发布,普及法律知识。
五、青少年要正确认识校园网贷,克制欲望,量力而行。
六、家长要与青少年加强沟通,合理引导。
七、青少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盲目消费、跟风攀比的诱惑。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务必量力而行,杜绝超出自身承担能力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
提案者: 杨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