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和问题也愈发复杂。老人高龄化和空巢化问题日益严重,空巢独居老人逐渐增多。多数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单独居住,行走不便、反应迟缓,买菜做饭成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况且吃的饭菜要软,口味偏淡。街道饭店的饭菜不适合老年人的口味。吃饭对于空巢老人而言,已经成了一件麻烦事,尤其是独居、孤寡、高龄、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的“吃饭难”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为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进一步聚焦老年人健康养老最紧迫的问题,建议我市逐步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市场化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建议我市逐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并把建设社区老年食堂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高度重视老年人吃饭问题,并将“老年助餐服务”建设列入2023年市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法:

  一、统一规划,社区落实,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社区老年食堂是一项社会化和公益性相融合的惠民工程。政府可考虑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规划,使社区老年食堂科学布局、规模适中、逐步推进、由点成网。由民政部门牵头,社区落实管理,在老年人用餐需求量大的社区,选择合适房源,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招投标,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老年食堂的建立、运营。

  二、政策优惠,完善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政府在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和运营上要积极扶持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指导运营的社会组织办理社区老年食堂,所使用水、电、暖费用实行民用价格。社区老年食堂也可以与所在地单位食堂“联姻”,政府给予相应补贴或针对老年人用餐费用给予补贴,还可以与知名企业合作,也可以社区自办,多条途径解决老年人吃饭的问题。民政部门、社区等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对社区老年食堂的监督管理,合理确定社区老年食堂的饭菜价格,并对老年食堂的饭菜卫生、质量和品种,进行监督。此外,还要制定统一完善的规章制度,切实规范社区老年食堂日常管理,自觉接受职能部门的监管和社会监督。

  三、搞好服务,提升质量,满足老人要求。积极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和驻地单位、居民小区志愿者服务社区老年食堂。充分征求老年人的用餐意见,进一步丰富饭菜种类,提供更多更好更营养的饭菜品种。逐步延伸就餐服务范围,如: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或遇到恶劣天气免费提供送餐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公司物流网络为社区重度失能、纯老、独居、无子女、高龄、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打通送餐服务“最后一米”。

  四、组织领导、宣传动员、借鉴学习。社区老年食堂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区建设的主动性,鼓励爱心企业积极参与,营造“老年食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主动向社区推广介绍,吸引老年人的参与,满足老年人需求,使老年人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更有品质,同时积极借鉴学习外省市的成功经验。

  五、鼓励各级慈善组织设立社区爱心助老食堂,通过定向捐赠的方式探索推进社区老人助餐服务。鼓励各社区因地制宜发展公益性、互助式助老食堂。

提案者: 李爱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