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一个不设县区的城市,市直管28个镇、4个街道和4个园区。镇街行政部门直接面对基层、服务群众,他们的作风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最强烈,最能影响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台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全市各镇街党委政府把改进作风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机关行政效率仍然没有根本性转变。例如,有的部门办事要求不公开,程序不透明,办事手续不予一次性告知;个别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多,联动协调少,规避责任多,真诚服务少;有的部门人为设置条件和门槛,故意刁难群众;一些单位和部门不同程度出现人浮于事、落实不力的情况,等等。
办 法:
为进一步改进镇街机关的作风,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结合走访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性部署,其中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启动新一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取消、转移、下放有关事项,减少审批项目。要优化审批服务,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实行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要切实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加强纪检监察、法制部门的共同审查,防止出现“压减-膨胀-再压减-再膨胀”的怪圈。
二、建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基层群众办事难,很大原因是政务信息不透明,不了解办事的程序,不清楚办事所需的资料,造成群众来回跑。建议利用网站、电子触摸屏等手段,以文字、图表甚至视频等形式,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努力做到,凡群众需要办理的事情,都可以在网上咨询,在网上下载资料表格,甚至在网上申报办理。建议市纪委、市监察局加大对政务公开的监督力度,督促各级部门特别是民生部门完善政务公开内容。
三、建议加大行政问责力度。要采取诫勉谈话、调整岗位、取消后备干部资格等多种措施,加大行政问责追究力度,对作风综合考评排名靠后和退位较多的镇街和部门领导,第一年实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排名靠后和大幅度退位的,采取必要组织措施,对那些不胜任、不称职的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形成人人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良好局面。
四、建议强化关键岗位监管。建议对市镇行政审批权、执法权比较集中的关键部门和岗位开展满意度集中测评,测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建议继续推行公开述职和公开问询活动,定期组织关键岗位负责人接受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政务问询。
五、建议加强明查暗访力度。建议市纪委等部门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暗访小组对机关及窗口办事人员的工作作风进行暗访取证,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典型案例,对违反有关规定和工作纪律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
六、建议强化日常行为监督。探索构建“严格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的日常监督模式,规范约束各级干部行为,建立健全谈心谈话、提醒告诫、关心激励等日常管理制度,加大巡查和督查力度,对党政机关和干部作风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