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东莞市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创新发展突飞猛进,品质建设日渐完善,城市发展迈向新征程,2021年更成为耀眼的“双万”城市。据统计,东莞市60岁以上人口有57万多人,占东莞总人口的5.47%,如何服务好老年人口,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是本次提案的主要着眼点。建议考虑健全养老服务全链条产业同时结合“社区式养老”提高在莞退休人员的品质生活。

  我国现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三种养老模式,从生活质量的角度而言,目前仅能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以及医疗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难以顾及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同时80/90年出生的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很多家庭结构是夫妻2人需要照顾供养4位老人,随着我们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养老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按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对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水平,养老市场目前年需求至少为1.3万亿元,2020年将发展到8万亿元。养老医疗保健业、康复护理业、托管托养服务业、养老陪护家政业,亟需发展!根据2021年5月国家卫健委在央视的采访,我们目前约有2.4亿老年人,其中有约4千万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高达600万人,但目前我国仅有50多万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且大部分人员缺乏基本的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专业化程度较低,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职业队伍。


   法:

  为健全养老服务业,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建议:

       一、引入专业化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养老服务队伍应形成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社会志愿者为基础的专业服务队伍。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如可参照深圳、北京等地的做法,明确补贴奖励标准按照学历不同,分3年发放入职奖励。同时也对在岗人员按月发放岗位津贴。加强校企合作,完善社会补贴制度,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养老服务队伍。

  二、完善养老文化体系建设,增加硬件设施建设

  就目前的养老产业发展趋势,养老服务业不仅要向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医等物质方面的服务,还应发展符合当代老年人需求特点的文化娱乐服务,增加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机会,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1)可增加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体能锻炼服务的场所,增强老年人体质。(2)开设老年人培训班,让老年人学习社会新知识。(3)可参照国外养老文化,制定养老院日常文化活动体系,让老年人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文化活动,同时也能拓宽老年人的社交范围。(4)鼓励养老助教模式,让老年人可以分享自身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让年轻人接受来自前辈的经验。

  三、推行“社区式养老”

  推行“社区式”养老,可发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建立优质的公办、民办或公私合办社区老人活动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及医疗保障。依托社区,为社区家庭提供“日托式”老人照料服务,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融为一体,通过为老年人提供社区物业服务、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和娱乐服务,为更多双独家庭解除后顾之忧,更好地投身在岗位上。

  四、完善医疗体系的建设

  养老服务的前提是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推行“社区式养老”的同时要完善社区的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养老院内部诊所或卫生室的建设,加强社区与医院的对接,为老年人建设健康档案,提供无缝的贴心的医疗服务,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五、加强政府财政保障

  养老服务要发展好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努力,坚持政府领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政府可以提供相关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为落实民间资本切实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去。根据其投资额、建设规模、床位数、入住率或覆盖社区数、入户服务老人数等因素,在政府财政方面给予一定的建设补贴或劳动补贴。

提案者: 吴舒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