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长王伟中提出要“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全力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近年来,东莞在“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政策机制体制,产业空间腾挪提速,招商步伐明显加快。接下来,要在用好、用活招商政策红利,尤其是聚焦制造业的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企业方面提供一套完整的打法,为东莞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产业的源头活水,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但在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1、招商服务人员底数不清,专业性不强。由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作为招商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2、招商途径不够丰富,平台作用有限,政策统筹力度欠缺。目前,政府在招商中主动作为,有大局观念、前瞻意识,但基于制造业产业链自身需求招商方面还需补课;3、市镇两级统筹协调不足。基层跟踪项目的接洽、评估、审核、谈判、签约、落户等环节出现断层,整合资源乏力;4、缺乏与世界沟通交流主动性。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5、招商政策的评价机制还需更弹性。
办 法:
1、汇聚资本招商、人才招商、科技招商、以企荐企招商等多重力量,形成资源统筹的政策合力。在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项目方面,寻找一批投资偏好与东莞产业布局重点方向相契合的投资机构,对已投和意向投资企业进行需求汇总,引导他们加大在东莞布局;在前瞻性项目方面,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人才引进与产学研合作,将研究开发、概念论证、中试放大及成果转化落地与科研载体招商的孵化育成结合起来;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地方面,了解企业客户及供应商在各地的布局思路、投资动向,通过以企引企;在解决科技创新薄弱环节、空白领域方面,科技招商重点聚焦高端创新资源的聚集,让在细分赛道上解决卡脖子环节的关键企业有空间可选,有政策可用,有人员可对接,有机制作保障。
2、扩大招商合作伙伴范围,充实招商合作共赢平台的内容。持续建立跨区域招商合作伙伴关系,选择更多商会协会、咨询机构、生产力促进机构、成果转化机构等扩大全球招商合伙人的类别,在政策和本地资源上倾斜;完善产业用地线上推介和信息对接洽谈数字化平台,稳定支持平台开发维护、动态调整,让招商平台活跃起来;在全球产业链招商图谱基础上,进一步绘制东莞产业地图,让投资者搜地看地问地快捷方便。
3、精准定位市镇两级在产业招商中的角色,强化镇街(园区)优质资源导入后跟踪落地的末端执行力。厘清市级各职能部门与镇街园区招商工作边界,细化任务清单,派驻专业人员对镇街招商进行产业趋势、项目真伪辨别的指导,形成跨部门、多板块、多主体的协作分工机制。在市级招商引资数据平台开设镇街(园区)专设窗口,突破以往审批阶段市镇才互通的信息,前置性形成流通共享的标准化体系,压实基层的落地服务任务。
4、以人才为牵引加强与世界链接,形成引才引智引资的新机制。用好外智外脑,让人才成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招商的重要途径。推动离岸孵化与技术转移、人才与项目引进同步,带动更多全球优质资源、技术源头项目进入东莞。借助社区和综合体,将高层次人才周的高规格文化音乐活动与科技交流活动相互融合,让传大思想和创新思维在活动中萌芽和迸发,就像美国德克萨斯州首府每年一届的SXSW狂欢节,将人才乐土的名片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5、建立科学的招商政策评价机制。精准设置准入门槛及合理浮动区间,不断对政策机制进行闭环反馈,有效避免伪项目、虚项目进入,而将真正的好项目拒之门外。引入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标准规范及质量控制体系等评估指标,委托机构开展技术先进性、技术成熟度、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评估。
提案者: 邹润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