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政府质量奖。截至2021年,全国已经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设立政府质量奖。东莞市政府质量奖是我市最高质量奖项,设立于2009年。截至目前,东莞市政府质量奖已成功评审7届,有18家企业(组织)获得东莞市政府质量奖、25家企业(组织)获得东莞市政府质量奖鼓励奖、10家企业(组织)获得东莞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此外,我市还有5家企业还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3家企业获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政府质量奖不仅是对组织进行评奖,授予其荣誉和物质奖励,而是引导更多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升级,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质量奖树立标杆,带动其他企业学习、发展,进而促进地区整体经济质量提升经济发展。
主要问题:
1.申报主体数量占比不高。截至2021年底,东莞是拥有19万家工业企业、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738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4家专精特新企业,66家上市企业和19家超百亿企业、3家千亿企业等组成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目前未有获得国家质量奖的企业。无论从获奖企业的的数量,还是获奖质量来分析,东莞市政府质量奖都还有长足的进步空间。
2.政府质量奖的推广工作机制有待健全。我市政府质量奖申报范围虽已扩大到全市所有行业(包括公共服务业),但推广相关工作仍以市场监管系统为主,各级机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参与度不高,尚未形成多方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3.政府质量奖评审政策体系有待完善。2021年,省政府修订《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及其评审准则,我市政府质量奖相关条文与评审要求与修订后的省政府质量奖要求存在较大差异。
4.企业高层者对于质量管理的认知度还有待提升。很多中小企业,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处于标准化的规模生产阶段,甚至停留在经验式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管理的前瞻意识,未能主动参与政府质量奖申报。
办 法:
1.将“东莞市政府质量”作为擦亮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金字招牌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持续支持并报省审批;深化推广工作推进机制改革,压实责任主体,由市委市政府发文,以片区或镇街(园区)为抓手,推动域内企业参与申报,并奖获奖结果纳入工作考核;
2.持续完善政府质量奖评审机制。在“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优秀单位奖”,首席质量官等机制的基础上,探索片区或镇街(园区)设立质量奖及组织相关评审工作,夯实东莞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的组织基础;
3.完善政府质量奖评审体系。启动市政府质量奖管理修订工作,尤其针对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审标准建设,总结东莞市政府质量奖7届评审工作经验,并全面参考《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做法,完善市政府质量奖评审政策体系;
4.培育壮大质量管理协会组织,更加重视从获奖企业内部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质量评审专家,既带动自身企业管理,又能够提炼管理经验,从而更好的帮扶其他企业成长;
5.持续盘活获奖企业资源,挖掘和打造生益科技、宇瞳光学等具有东莞特色的企业管理品牌,提升示范效应;赋予获奖企业相应的经验推广帮扶责任;
6.开展重点培优工作。建立培优企业名录,通过邀请专家入场帮扶、获奖补贴等方式,有重点、有节奏的帮扶重点企业提升经营质量,助推其参与省级、国家级政府质量奖评审,打造东莞的全国质量名牌企业。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