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表示:“东莞市东莞作为全省第四个万亿城市责无旁贷,我们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以快干、实干、苦干、不折不扣执行省委决策部署,争取实现全年增长6%的目标。”

  东莞市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众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过去三年全球疫情蔓延对各行业造成影响,消费、出口、投资下降很多,我市与出口、消费相关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受影响巨大,因此加快推进民营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复苏,是保障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我省民营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 “盈利难”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面临着跨境物流受阻、供应链不畅、原材料价格攀升等问题,另外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包含人力成本、场地租金、生产成本、企业税费等,对像东莞这种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制造业城市影响尤为明显。

  (二) “融资难”问题

  疫情期间,投资萎缩。各中小微企业经营收入锐减、生存压力巨大,是一场“生死考验”,然而又难以融资,很多企业被迫关门停业。一些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较小,较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也不敢在企业发展初期背上较重的债务。

  (三) “用人难”问题

  一方面,疫情的反复、加上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工人选择就近务工,到东莞的务工人员减少。另一方面,东莞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要更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我市高职机构较少,同时针对这类人群的引进政策不足。

  (四)创新中小微企业间产业链融合有待深化

  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受疫情、企业规模等影响,往往空有技术、有产品,但是开拓市场能力不足,上下游企业间产业链融合有待深化。


   法:

  二、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强政策落地,降低中小微企业运营成本

  在原有的“纾困二十七条”的支持下,对于我市的发展潜力巨大的小巨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更大程度减免其税费负担,由各镇街出台相应措施在租金、水电等予以支持。

  (二)关注、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工作

  整合金融资源,加大对这类创新型企业的评估,为投资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针对技术工人出台引才政策

  政府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我市大中专院校、科学机构与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结对子,开展产学研结合、定向培养技术工人,并给予财政补贴;支持本地科研、教学机构的科研人员到小微企业兼职、挂职,缓解人才短缺问题,给大学和科研机构教师提供兼职机会。

  (四)搭台建立完整的创新产业链平台

  东莞具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对于我市的大型企业,引导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东莞当地的企业供应,可以带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通过引进相关企业,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与谋划,进一步补齐了产业链条短板,提升产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和配套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引进海内外高端科研团队,打通从基础科学发现、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积极推动材料科学重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由工信局牵头,搭建东莞市高新企业交流平台,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特别是产业链端口企业的联系,大力推动项目合作交流,推进共建共享共融。

提案者: 蔡金明
返回
顶部